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独处的意境。"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表达了夜晚雪未完全融化,一轮明月悬挂于竹林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淡远的氛围。此景此情,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许是在思考着生命中的某些未曾圆满之处。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则是对夜晚天空和气温的描写。清澈的月光在夜幕中渐渐变得柔和,而早晨的寒意依然浓重。这不仅形象地刻画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凉薄与深沉。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他面对窗前散发着淡淡光线的书籍,心中却又是另外一种想法。这里的“牖”指的是窗棂,也暗示了一种隔绝与分界,而“且关乘兴心”则表明诗人虽然在阅读,但他的心思并不完全放在书本上,而是另有所思。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透露出诗人的决心和选择。这里的“瑶琴”象征着一种高雅的生活和艺术享受,但是诗人却表示他已经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且决定不再追求那些华美而外界的事物。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心境与情感,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外界华丽事物的超脱。
巧山元不巧,此处不容传。
意到头撞壁,吟香口有莲。
江山皆逆旅,风月独知贤。
世事如何说,相看一笑边。
孔孟不说相,于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闻道,其躯难以全。
赐亿亦屡中,执玉俯仰间。
经礼视平衡,下忧倾则奸。
兹皆以理决,初匪由术传。
刘君以相名,表里须相关。
备道最上格,温恭厉而安。
晬面盎于背,德人盛容颜。
论心勿徇形,心广体自胖。
敬吉怠则灭,炳炳真如丹。
此诀若未喻,所阅非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