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不说相,于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闻道,其躯难以全。
赐亿亦屡中,执玉俯仰间。
经礼视平衡,下忧倾则奸。
兹皆以理决,初匪由术传。
刘君以相名,表里须相关。
备道最上格,温恭厉而安。
晬面盎于背,德人盛容颜。
论心勿徇形,心广体自胖。
敬吉怠则灭,炳炳真如丹。
此诀若未喻,所阅非神观。
孔孟不说相,于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闻道,其躯难以全。
赐亿亦屡中,执玉俯仰间。
经礼视平衡,下忧倾则奸。
兹皆以理决,初匪由术传。
刘君以相名,表里须相关。
备道最上格,温恭厉而安。
晬面盎于背,德人盛容颜。
论心勿徇形,心广体自胖。
敬吉怠则灭,炳炳真如丹。
此诀若未喻,所阅非神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赠给刘伯翔相师的作品,通过对孔孟之道的引述,表达了对刘伯翔道德修养和相术实践的评价。诗中提到,孔孟不直接谈论相术,而是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如仲由的行为虽然正直,但未能善终,是因为缺乏更高层次的智慧。刘伯翔作为相师,不仅要精通相术,更要内外兼修,遵循最高的道德准则,如温文尔雅、恭谨有度,外表谦和而内心深厚。诗中还强调了心性的修养,认为内心的宽广能带来身体的健康,恭敬则吉,怠慢则衰败。最后,诗人提醒刘伯翔,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这些道理,即使相术再精,也只是表面功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教诲,赞扬了刘伯翔在相术之外更注重道德修养的品质,鼓励他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