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碧波濆,虚明天水分。
閒来堪阅世,风到自成文。
苦雨愁何在,对晴且复欣。
荷丛双翠鸟,飞去带馀芬。
白屋碧波濆,虚明天水分。
閒来堪阅世,风到自成文。
苦雨愁何在,对晴且复欣。
荷丛双翠鸟,飞去带馀芬。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水边景象。首句“白屋碧波濆”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片白屋映衬碧波的清雅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虚明天水分”则进一步点明了环境的静谧与开阔,仿佛天水相接,一派空灵之境。接下来,“閒来堪阅世,风到自成文”,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在闲暇时分,自然界的风吹过水面,便自成一篇动人的乐章,寓意着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共鸣。
“苦雨愁何在,对晴且复欣”两句,诗人通过对比雨后的阴霾与晴朗的天空,表达了对美好天气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经历风雨后重见天日的乐观态度。最后,“荷丛双翠鸟,飞去带馀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塘翠鸟图,翠鸟在荷叶间穿梭,留下阵阵清香,既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
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魑魅曾为伍,蓬莱近拜郎。
臣心瞻北阙,家事在南荒。
莎草山城小,毛洲海驿长。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小子声名天下知,满簪霜雪白麻衣。
谁将一著争先后,共向长安定是非。
有路未曾迷日用,无贪终不乱天机。
闲寻道士过仙观,赌得黄庭两卷归。
故园虽不远,那免怆行思。
莽苍平湖路,霏微过雪时。
全无山阻隔,或有客相随。
得见交亲后,春风动柳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