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废乡园久,明朝又见春。
无闻四十老,有尽百年身。
违俗宁关傲,微官祇益贫。
夜阑望北斗,坐待日华新。
病废乡园久,明朝又见春。
无闻四十老,有尽百年身。
违俗宁关傲,微官祇益贫。
夜阑望北斗,坐待日华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在丙辰年的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病废乡园久,明朝又见春”描绘了诗人长期因病滞留乡间,如今春天即将来临的情景。春天的到来不仅意味着自然界的复苏,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诗人通过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也寄托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无闻四十老,有尽百年身”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岁月不居的感慨。四十岁已过,年华渐逝,人生的路还有一百年,但“有尽”二字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整个人生哲学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思。
“违俗宁关傲,微官祇益贫”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习俗和官场生活的态度。他似乎并不在意世俗的评价或追求,而是更注重内心的自由和平静。即使在微小的官职中,他也感受到了贫困,这可能是指精神上的贫乏,而非物质层面。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最后,“夜阑望北斗,坐待日华新”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的活动。他静静地望着北斗星,等待着新一天的曙光。这一场景充满了仪式感和对未来的希望。北斗星作为指引方向的星座,在这里象征着指引和希望,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