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烟海眩弥茫,一念毫釐判圣狂。
煽宠艳诗多狎客,漏名直笔几牙郎。
同时待诏馀枚叟,何处山人似李唐。
老矣自筹身世事,不将卦气问京房。
群书烟海眩弥茫,一念毫釐判圣狂。
煽宠艳诗多狎客,漏名直笔几牙郎。
同时待诏馀枚叟,何处山人似李唐。
老矣自筹身世事,不将卦气问京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籍的渴望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群书烟海眩弥茫,一念毫釐判圣狂。” 这两句描绘了书籍如同烟海一般辽阔,作者一心只想探究其中的奥秘,用以区分圣人与凡人的智慧。这里的“圣”指的是古代的圣贤,而“狂”则可能是指那些不被世俗认同的思想家或文学家。
“煽宠艳诗多狎客,漏名直笔几牙郎。”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诗文的喜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与友人在文学上的交流与切磋。这里的“狎客”可能是指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漏名直笔”则强调了真诚直接的写作态度。
“同时待诏馀枚叟,何处山人似李唐。” 这两句中,“同时待诏”可能暗示作者和友人们都在等待着朝廷的任命或是文学上的认可。后面的“何处山人似李唐”则是在探讨哪位隐逸之士堪比盛唐时期的文学巨匠。
“老矣自筹身世事,不将卦气问京房。”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同时也强调了不再询问或依赖于占卜之类的事情,以此来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忱,以及他与同时代友人们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个人的生命观念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