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南巡限程迫,题诗兴寄碧岩头。
设如两度皆空过,终觉一心太率浮。
谒圣才辞曲阜县,登山遂至泰安州。
乾坤普照天襟廓,景仰奎章万古留。
春月南巡限程迫,题诗兴寄碧岩头。
设如两度皆空过,终觉一心太率浮。
谒圣才辞曲阜县,登山遂至泰安州。
乾坤普照天襟廓,景仰奎章万古留。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登泰山三依皇祖诗韵》其一,以登泰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观。
首联“春月南巡限程迫,题诗兴寄碧岩头”,描绘了春天月夜,皇帝南巡至泰山,心情激荡,题诗于碧岩之上,表达了诗人即兴创作的激情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颔联“设如两度皆空过,终觉一心太率浮”,通过假设与反思,表达了如果两次南巡都只是匆匆而过,内心会感到空虚与浮躁,强调了深入体验自然与历史的重要性。
颈联“谒圣才辞曲阜县,登山遂至泰安州”,描述了从曲阜(孔子故里)出发,最终到达泰山的过程,体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尊崇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尾联“乾坤普照天襟廓,景仰奎章万古留”,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感受,表达了天地万物的广阔与永恒之美,以及对先祖智慧与文化的景仰之情,寓意深远。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文人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
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
穿竹过花所,寻梅见海棠。
白头思往事,无语立斜阳。
二十馀年谪宦身,此行便可上青云。
西山一手为推毂,南浦几人争送君。
横水流传无垢集,海神惊见老坡文。
回头莫有关情处,别酒须教满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