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何太艳,绿盏慰飘零。
笑比西施醉,愁怜楚客醒。
云高开烂熳,烟细袅娉婷。
好为多沽酒,频来倒玉瓶。
秋花何太艳,绿盏慰飘零。
笑比西施醉,愁怜楚客醒。
云高开烂熳,烟细袅娉婷。
好为多沽酒,频来倒玉瓶。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汝庆宅红菊二首(其二)》描绘了秋天盛开的红菊,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韵味带给观赏者安慰。"秋花何太艳"一句,以惊叹的语气赞美菊花在秋季绽放的绚丽,"绿盏慰飘零"则借绿叶衬托,表达对凋零之物的怜惜,同时也暗示菊花的坚韧生命力。
"笑比西施醉,愁怜楚客醒"运用了比喻和对比,将菊花的娇艳与西施的醉态相比,又以楚客的清醒反衬其带来的愁绪,赋予菊花情感色彩。"云高开烂熳,烟细袅娉婷"通过描绘云朵和轻烟的动态,进一步烘托出菊花在风中的姿态,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好为多沽酒,频来倒玉瓶"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希望频繁地饮酒赏花,仿佛能从菊花中汲取力量,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欣赏自然的情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菊的美,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清秋云散碧天露,策马遂造最高处。
谷中婪热尚觉炎,峰顶峭寒不禁遽。
几番画意徒凝眸,今朝亲到兴始酬。
树犹张王依岩绿,泉自清凉羃石流。
近村远墅都结揽,黍高稻下黄云染。
关外秋成乃尔佳,豫民被潦顿遥感。
泛舟昆明携近臣,继善南来亦同舸。
忽然博古谓盛世,袭彼汉名似弗可。
笑而谓之意固佳,黑土原非沿劫火。
未闻神池自尧乎,讵始茂陵刘郎那。
道古且置言今时,即云袭汉我不辞。
辟疆二万里以外,用兵才阅五载迟。
西海一带皆吾属,岁岁入贡朝丹墀。
伊犁耕牧日孳息,烽火不作宁边陲。
一狼千羊非所喻,试问元封能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