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山泼翠,溪净水拖蓝。
闲来共陪杖屦,邂逅已成三。
齿齿清泉白石,步步碧桃翠竹,是处辄幽探。
行到钓台下,怪树荫空潭。踏芳洲,寻别馆,履巉岩。
壶天日月长在,云气满东南。
沽得一尊浊酒,唤取山花溪鸟,听我醉中谈。
异日再过此,端为解征骖。
雨晴山泼翠,溪净水拖蓝。
闲来共陪杖屦,邂逅已成三。
齿齿清泉白石,步步碧桃翠竹,是处辄幽探。
行到钓台下,怪树荫空潭。踏芳洲,寻别馆,履巉岩。
壶天日月长在,云气满东南。
沽得一尊浊酒,唤取山花溪鸟,听我醉中谈。
异日再过此,端为解征骖。
这首元代罗庆的《水调歌头·游武夷》描绘了一幅雨后山色翠绿、溪水清澈如蓝的画面,诗人悠闲地漫步杖履之间,与友人不期而遇,共同探索这山水间的幽深之处。他们欣赏着清泉白石、碧桃翠竹,行至钓台下的空潭边,被怪树和静谧的潭水所吸引。
接着,诗人踏上芳洲,寻找古老的别馆,跋涉险峻的山岩,感叹壶天般的自然景色仿佛日月永恒,云雾缭绕在东南方。在这里,他买来浊酒,邀请山花溪鸟作伴,醉中与它们分享心中的感受。最后,诗人期待着将来再次造访,那时将带着解鞍的轻松心情,结束这次旅程。
整首词以游历山水为主线,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重游的期待,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