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夫人寄紫芳,清秋约我过衡阳。
祝融峰上踏歌去,二十五溪烟水长。
南岳夫人寄紫芳,清秋约我过衡阳。
祝融峰上踏歌去,二十五溪烟水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南岳夫人约定在清秋时节共游衡阳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南岳夫人寄紫芳,清秋约我过衡阳",开篇即以紫芳为媒介,巧妙地将人物与季节、地点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祝融峰上踏歌去,二十五溪烟水长",进一步展开画面,祝融峰作为南岳的象征,与踏歌这一动作相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融入了人文情感的细腻。二十五溪烟水长,则是通过数量词“二十五”和动态的“烟水长”,既描绘了水道的绵延不绝,又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探索的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约定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清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