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
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
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
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
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这首《水龙吟》是宋代词人黄孝迈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开篇“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寂静的小院中独自沉思,院落草木葱郁,垂柳依依,帘幕轻掩,透出一种清冷的翠色。
接下来,“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描绘了夜晚微风吹过屋檐,发出轻微声响,主人公面对昏暗的残灯,懒于挑亮,因天气微寒而难以入眠。这种氛围充满了孤寂和无奈。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景象,店家炊烟不再,只有远方的关山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而地上铺满了飘落的梨花,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青春和未竟梦想的感慨,如今年华老去,一切都已成过往。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回忆起往昔与友人月下题诗的情景,如今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哀愁,心中充满无尽的思念和失落。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直抒胸臆,表达出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心中的情感如柔肠寸断,泪水与恨交织。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借物寓情,意指远方的音讯不再,昔日的美好记忆也随时间消逝。
最后,“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以春天的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感叹如何能将繁花似锦的过去换成眼前的一池碧水,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体验。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
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
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依约青帘遥指。
记山家、酒香无比。
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
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
且摩挲霜鬓,嘲吟冰筋,共荆人喜。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
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
瘦脸盈盈,不禁﹀︽,雪浓霜重。
赖墨池佳致,草成玄白,聊以此、当清供。
长记月明曾共。
拈虬髯、几番孤耸。
春风一点,著公翠袖,撩人清梦。
逋尔何如,西湖惯见,影斜芗动。
要岁寒得友,岂容无竹,倩谁添种。
黄旗吉语飞来,胡儿已落将军手。
吾皇神武,一新城郭,断谟天授。
铁骑才临,雕戈竞逐,击蛇先首。
快风驱雨洗,江空谷静,淮淝上、似之否。
此事老臣何有。
想捷传、延英方昼。
玉颜应笑,金瓯堪保,贺声交口。
吾责免夫,吾归可矣,萧然一叟。
把功名,分付诸公,聊自赏酒盈斗。
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
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
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
柳营深、铁衣闲昼。
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
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梅边连辔偕来,柳边先我观光去。
一门椿桂,尊君孙盛,小儿文举。
黄鹤联登,横翔雕鹗,健凌鹦鹉。
趁霜晴春小,南宫问讯,又同奏、明光赋。
从此青云阔步。
看龙门、锦标双取。
荆州时事,不妨大对,细陈当宁。
久要论交,中年语别,不堪离绪。
约杏园,得意归时,吾已在浙江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