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
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
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
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
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
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
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
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
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
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
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
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
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族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开篇“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诗人感叹自己虽已成年,却才开始懂得探访家族成员,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无知的遗憾和对家族亲情的渴望。接着,“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表达了对已故长辈的思念,既有悲伤也有喜悦,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一句,诗人反思家族间情感的波动,虽然曾经情谊深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关系又变得时断时续,流露出对这种变化的无奈和感慨。接下来的“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族长辈的尊敬和怀念。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描绘了家族聚会时的情景,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充满了温馨与好奇,而“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则反映了家族分支增多,但共同的家族恩泽还未完全普及到每个成员,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团结的期待。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表现了家族成员重逢时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深入内心的。接着,“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预示着家族的繁荣与和谐。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表明了家族聚会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是为了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交流。最后,“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家远行的感慨,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是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深深忧虑。而“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则是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呼吁,希望家族成员能够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则是诗人对家族成员的忠告,强调了忠诚和孝顺的重要性,希望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扶持,共同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团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族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亲情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团结、传统美德传承的期望和呼吁。
我家清江县城北,竹梁花埭环深宅。
邻屋分灯夜读书,仙山借鹿春耕石。
踪迹年来逐转蓬,万事惊心旧业空。
无钱买山惟爱画,坐对新图如梦中。
柴门茂树森相向,野水山桥接空旷。
雨足沙田野犊閒,风回茅屋晨鸡唱。
隔林炊黍起新烟,接竹穿篱引涧泉。
傍堤榆柳皆新种,近舍柘枝不记年。
山深住久疏城府,人情颇讶今非古。
酒熟频开白社尊,家贫时卖□公屦。
迩者中原相犄角,锦袍白马相驰逐。
得失俱随去水流,至今犹记王官谷。
日月岁年迈,风霜道路难。
晨刁传警急,夕火报平安。
江远连三峡,山危过七盘。
转篷嗟共逐,落叶喜同看。
散帙依松几,抽毫点石阑。
剑神终两合,璧美竟双完。
云物含朝惨,琴尊尽日欢。
慈乌低避雨,鸷鸟急冲寒。
迢递吴天迥,萧条楚塞宽。
魏牟心独切,目断北飞翰。
仙山百馀仞,振衣聊共登。
阳林映昭晰,阴壑泻璁琤。
灵泓蟠玉虬,丹荑冒翠藤。
霏霏縠雾敛,冉冉卿云升。
栖遁皆真侣,摛掞尽高朋。
虽非幔亭会,终使逸情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