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脉脉含情出洞房,盈盈结腕约明珰。

柔条冉冉难攀折,弱指纤纤那忍忘。

(0)
鉴赏

这首诗《折杨柳》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里折柳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脉脉含情出洞房”,描绘了一位女子从闺房中缓缓而出,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期待,仿佛对即将展开的春日活动充满了情感的寄托。这里的“洞房”既指女子的卧室,也暗喻着她内心的私密世界,通过“脉脉含情”四字,将女子的内心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

次句“盈盈结腕约明珰”,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动作细节。她轻轻挽起手腕,将明亮的玉镯(明珰)系上,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精致,也暗示了她即将进行的活动——折柳,需要这样的装扮来增添仪式感和美感。

接下来的“柔条冉冉难攀折”,描绘了柳树轻柔的枝条随风飘动,宛如女子的发丝,难以轻易触及。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柳条的柔软与轻盈,也隐喻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即使触手可及,也需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份美好。

最后一句“弱指纤纤那忍忘”,则表达了女子对折柳这一行为的慎重态度。她以纤细的手指轻轻触碰柳条,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折柳这一行为背后的情感寄托——可能是对爱情的期盼,或是对春天新生的喜悦。这句话通过“那忍忘”三字,强调了女子对这一刻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折杨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女子折柳的美好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寓意,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小重山·其二

椽烛乘珠清漏长。醉痕衫袖湿,有馀香。

红牙双捧旋排行。将歌处,相向更催妆。

明月映东墙。海棠花径密,迸流光。

迟留春笋缓催汤。兰堂静,人已候虚廊。

(0)

句·其九

摇摇墙头花,脉脉含幽姿。

(0)

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挽词二首·其二

富贵谁为并,文章世所稀。

勋名丹史在,体貌九天违。

嵩极朝催峻,台躔夜掩辉。

空馀旧游客,泪向寝门挥。

(0)

又寄公仪四首·其三

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

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

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

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减无。

(0)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十二太上皇后阁

几年退乐紫房居,天下犹传还政书。

玉案焚香读黄老,人间宫殿午阴初。

(0)

依韵和范景仁内翰留题子履草堂二首·其二

闻君筑圃多奇植,红蕊黄花落又开。

惟有庭前岁寒竹,时时双凤下飞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