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都将万象收,凭栏睇望兴何悠。
张郎遁世谁家谷,孙子成仙何处洲。
风雨喜无临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
年丰市井多欢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高阁都将万象收,凭栏睇望兴何悠。
张郎遁世谁家谷,孙子成仙何处洲。
风雨喜无临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
年丰市井多欢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名为《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站在高阁上俯瞰万象,心情舒畅,思绪万千。
"高阁都将万象收" 表明了作者所处的高度,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致,这里“万象”涵盖了一切可见的事物。"凭栏睇望兴何悠"则展示了作者倚在栏杆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着淡淡的豪情。
接下来的两句"张郎遁世谁家谷,孙子成仙何处洲",提及历史人物“张良”和“孙膑”,他们都有隐逸的传说。这里作者借用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世外桃源的向往。
"风雨喜无临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 这两句则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九日”可能指的是重阳节,而“三秋”则是秋天三个月的统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风雨之后的宁静以及季节更迭带来的喜悦。
最后两句"年丰市井多欢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描述了一幅丰收后的景象,人们在市场上欢声笑语,而连老人与老妇也沉浸于这份幸福之中。这里传达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和谐与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