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径长松耐凛冬,随溪觅路杳无穷。
晓霜易滑荆桥上,朔雪难侵纸帐中。
溪冷无鱼供酒客,林荒有鹿伴樵翁。
江湖水泺多芦苇,不异飘鸿泊野风。
夹径长松耐凛冬,随溪觅路杳无穷。
晓霜易滑荆桥上,朔雪难侵纸帐中。
溪冷无鱼供酒客,林荒有鹿伴樵翁。
江湖水泺多芦苇,不异飘鸿泊野风。
这首宋朝诗人王质所作的《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冬》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寺的宁静景象。诗中以“夹径长松耐凛冬”开篇,巧妙地将冬日的严寒与坚韧的松树相联系,展现了冬日的坚韧之美。接着,“随溪觅路杳无穷”,描绘了在溪流边探寻道路的场景,给人一种探索未知的意境。
“晓霜易滑荆桥上,朔雪难侵纸帐中”两句,通过对比晓霜的易滑与朔雪的难以侵入纸帐,形象地表现了冬日清晨的寒冷与夜晚的温暖,营造出一种鲜明的对比感。而“溪冷无鱼供酒客,林荒有鹿伴樵翁”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溪水冰冷,虽无鱼可捕,却有酒客在此寻求温暖;荒凉的树林中,鹿与樵夫相伴,展现出冬日山林的静谧与和谐。
最后,“江湖水泺多芦苇,不异飘鸿泊野风”以江湖水泺中的芦苇与飘飞的鸿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自然界的生机依然存在,如同鸿雁在野外风中自由飞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寺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的静美与生命的顽强,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