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向长亭折柳枝,客中送客动愁思。
未论莲社重分袂,第喜牙璋再把麾。
旁塞兵民须旧德,长淮风月待新诗。
行看紫诏求耆宿,正是霜天清晓时。
频向长亭折柳枝,客中送客动愁思。
未论莲社重分袂,第喜牙璋再把麾。
旁塞兵民须旧德,长淮风月待新诗。
行看紫诏求耆宿,正是霜天清晓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送张才甫知池阳》,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张才甫赴任池阳时的情感与期待。首句“频向长亭折柳枝”描绘了频繁在长亭送别的情景,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折柳寓含惜别之意。次句“客中送客动愁思”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因为自己也在客中,又在送别他人,双重的离别情绪油然而生。
“未论莲社重分袂”中的“莲社”可能指的是文人雅集,暗示张才甫此去可能会有再次相聚的机会,但目前只能暂别。“第喜牙璋再把麾”则表达了对友人再次被委以重任的欣慰,牙璋是古代指挥军队的信物,这里象征着权力和责任。
“旁塞兵民须旧德”强调张才甫应凭借过去的德行赢得边塞军民的信任,显示出对他的品德的期许。“长淮风月待新诗”则寄寓了诗人希望他在新的任职地能创作出反映边塞风情的新诗,流露出对文学才华的赞赏。
最后两句“行看紫诏求耆宿,正是霜天清晓时”预祝张才甫接到朝廷的任命,犹如清晓时分的阳光,充满希望。同时,“霜天清晓”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希望他能在艰难环境中展现出坚韧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
白璧旧带秦城梦,因谁拜下,杨柳楼心。
正是夜分,鱼钥不动香深。
时有露萤自照,占风裳、可喜影麸金。
坐来久,都将凉意,尽付沈吟。
残云事绪无人舍,恨匆匆、药娥归去难寻。
缀取雾窗,会唱几拍清音。
犹有老来印愁处,冷光应念雪翻簪。
空独对、西风紧,弄一片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