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颜一夕忽凋零,彩笔曾题满画屏。
三峡行云眉黛翠,九峰明月鬓鬟青。
梨花梦远将愁去,桃叶歌残掩泪听。
白傅多情魂未返,灯寒犹讽佛前经。
玉颜一夕忽凋零,彩笔曾题满画屏。
三峡行云眉黛翠,九峰明月鬓鬟青。
梨花梦远将愁去,桃叶歌残掩泪听。
白傅多情魂未返,灯寒犹讽佛前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已故爱姬的深切怀念之情。首联“玉颜一夕忽凋零,彩笔曾题满画屏”以“玉颜”形容爱姬的美丽,一夜之间却突然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爱姬逝去的哀痛与不舍。接着,“彩笔曾题满画屏”则暗示了两人曾经的美好时光,通过回忆往昔的欢愉场景来寄托哀思。
颔联“三峡行云眉黛翠,九峰明月鬓鬟青”运用自然景观的意象,将爱姬的美比作三峡云雾中的翠绿双眉和九峰明月下青丝般的鬓发,既展现了爱姬的外在之美,也暗喻了她如山水般纯净高雅的内在气质。
颈联“梨花梦远将愁去,桃叶歌残掩泪听”进一步深化情感,以梨花的凋零象征爱姬的离世,梨花梦远则暗示了两人美好时光的消逝;桃叶歌残则指爱姬生前喜爱的歌曲如今只能在泪水掩面中听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尾联“白傅多情魂未返,灯寒犹讽佛前经”借用了白居易的故事,表达诗人虽深情如白傅,但爱姬的灵魂并未归来,只有在寒灯之下,诗人仍能听到她诵读佛经的声音,以此寄托对爱姬的思念与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爱姬形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白龙生阳山,龙生龙母死。
于何藏斯陈,其说从古始。
岂伊冥邈中,而亦有地利。
季春旬八日,岁岁雨冥晦。
龙下大如柱,万目俨骇视。
谓龙来朝母,人胡不知礼。
邑人严奉供,神宫联梵寺。
龙君与龙母,居中堂殿位。
两庑香火谁,分祀及四子。
山腰有龙湫,泓澄一掬水。
水旱不涸溢,甘冽冷牙齿。
祷雨乞一滴,阖境得沾济。
昔年令君来,沥酒方奠启。
有物蜿蜒见,举体金色被。
巡沿上巾幞,驯狎了无畏。
令君端笏迎,迎入香奁里。
诞四子如粟,久矣传神异。
逮置湫石边,倏与电俱逝。
或示梦画工,画龙要珠戏。
或载见蜿蜒,跃戏花壶际。
神灵及事怪,龚碑详纪记。
迎享送三辞,上轧骚章丽。
荔子丹蕉黄,罗池未专美。
余来击节诵,金石歌声曳。
迩年又喧传,其说更谲诡。
后殿方落成,将以奉大士。
一夕大风雨,巨石暗飞坠。
高高山顶来,直顿殿堂内。
端然一宝座,不偏亦不倚。
既无绳墨量,谁与安位置。
不知几鬼推,毋乃阴兵徙。
是为鬼龙力,其说信有以。
又云虎新过,泥沙印遗趾。
爬抓大木皮,画画有文理。
海山断不连,四望惟茅苇。
又无穴宅居,此物从何至。
有龙必有虎,神驱理或尔。
不然虎尊龙,墓前来伏跪。
想当清夜月,蜷局妥其尾。
谈玄与讯怪,更仆良未已。
笑呼金叵罗,一把诗肠洗。
数酌带微酣,长啸奋双袂。
径直上山巅,惟如履平地。
海神会我心,卷浪雪花沸。
中年脚尚健,有志聊自喜。
下山猛捉笔,挥扫不停臂。
素壁两三间,掀舞龙蛇势。
《题陈山龙祠》【宋·赵孟坚】白龙生阳山,龙生龙母死。于何藏斯陈,其说从古始。岂伊冥邈中,而亦有地利。季春旬八日,岁岁雨冥晦。龙下大如柱,万目俨骇视。谓龙来朝母,人胡不知礼。邑人严奉供,神宫联梵寺。龙君与龙母,居中堂殿位。两庑香火谁,分祀及四子。山腰有龙湫,泓澄一掬水。水旱不涸溢,甘冽冷牙齿。祷雨乞一滴,阖境得沾济。昔年令君来,沥酒方奠启。有物蜿蜒见,举体金色被。巡沿上巾幞,驯狎了无畏。令君端笏迎,迎入香奁里。诞四子如粟,久矣传神异。逮置湫石边,倏与电俱逝。或示梦画工,画龙要珠戏。或载见蜿蜒,跃戏花壶际。神灵及事怪,龚碑详纪记。迎享送三辞,上轧骚章丽。荔子丹蕉黄,罗池未专美。余来击节诵,金石歌声曳。迩年又喧传,其说更谲诡。后殿方落成,将以奉大士。一夕大风雨,巨石暗飞坠。高高山顶来,直顿殿堂内。端然一宝座,不偏亦不倚。既无绳墨量,谁与安位置。不知几鬼推,毋乃阴兵徙。是为鬼龙力,其说信有以。又云虎新过,泥沙印遗趾。爬抓大木皮,画画有文理。海山断不连,四望惟茅苇。又无穴宅居,此物从何至。有龙必有虎,神驱理或尔。不然虎尊龙,墓前来伏跪。想当清夜月,蜷局妥其尾。谈玄与讯怪,更仆良未已。笑呼金叵罗,一把诗肠洗。数酌带微酣,长啸奋双袂。径直上山巅,惟如履平地。海神会我心,卷浪雪花沸。中年脚尚健,有志聊自喜。下山猛捉笔,挥扫不停臂。素壁两三间,掀舞龙蛇势。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aDH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