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阴森天气清,杜鹃啼了又啼莺。
幽人午枕不成梦,忆得故山春树生。
云木阴森天气清,杜鹃啼了又啼莺。
幽人午枕不成梦,忆得故山春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首句“云木阴森天气清”,以“云木”和“阴森”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同时“天气清”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新之感。接着,“杜鹃啼了又啼莺”一句,通过杜鹃与黄莺的啼鸣,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听觉元素,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幽人午枕不成梦”,诗人将自己置于画面之中,以“幽人”自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午后的静谧时光,本应是休息与梦境的时刻,然而诗人却因思绪万千而无法入眠,这种矛盾的情绪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层次。
最后一句“忆得故山春树生”,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春天,树木重新生长的情景,既是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这一句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回环,从现实的孤独转而寄托于对自然与家乡的向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怀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捕捉和深刻表达。
豫章城下春江水,江头蜚阁临山起。
流丹灼灼青云上,积翠重重绿波里。
波里云光拥座前,登高送远列琼筵。
雁声彭蠡随燕日,龙气丰城烛楚天。
楚南燕北川途远,可叹流光易回转。
柏台傲吏昔倾盖,薇省游轩频露冕。
露冕行春桂水遥,十年离梦结烟霄。
西山邂逅依琼树,南浦分携折柳条。
此时鼓枻金陵路,此别何时复相顾。
愿闻勋业上麒麟,愿有贞心比兰杜。
幽兰芳杜自相亲,世态偏随木槿新。
君看陈公曾下榻,至今芳耀垂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