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
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
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
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
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
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
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
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
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
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
这首《江南曲》描绘了江南二三月间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生机。
首句“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开篇即点出时节与地点,江南的春天,清溪旁,繁花似锦,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接着,“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两句,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行人的活动与景物的变化,步障的移动与香车的穿行,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描绘了一群女子在春日里游玩的情景,她们或独自漫步,或相互陪伴,各自沉浸在春光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们的形象与心理,她们在水中映照自己的妆容,既羞涩又充满期待地踏入花丛,展现出少女特有的纯真与娇羞。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两句,通过女子对自然界的反应,表达了她们对春日的敏感与喜爱。她们在攀折树枝时抱怨微风,而在嬉戏斗草时却乐于被露水沾湿,这种矛盾的情感,更添了几分生活的趣味与诗意。
最后,“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四句,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女子们开始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她们担心夜晚的来临会带走白昼的美好,害怕乌鸦的啼叫预示着春天的离去。这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也让人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
综上所述,《江南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