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文寿承书苏武传后》
《题文寿承书苏武传后》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行持汉节向胡天,泪尽边沙更黯然。

系雁回风曾有帛,牧羝残雪已无毡。

上林岂但三千里,异域俄惊十九年。

麟阁姓名虽典属,几人归傍茂陵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题文寿承书苏武传后》。诗中通过对苏武持节北向胡天、历经十九年艰辛的故事进行回顾与感慨,展现了对忠诚与坚韧精神的赞美。

首联“行持汉节向胡天,泪尽边沙更黯然”,描绘了苏武持汉节出使匈奴,面对边疆的荒凉与艰苦环境,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无奈。这里的“黯然”二字,不仅指自然环境的阴沉,也暗含了人物内心的沉重与绝望。

颔联“系雁回风曾有帛,牧羝残雪已无毡”,通过“系雁”和“牧羝”的典故,进一步展现了苏武在异域的艰难生活。他曾经试图利用鸿雁传递消息,却只能得到一些布帛;在雪地里放牧羝羊以求生存,最终连保暖的毛毡都已失去。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苏武在恶劣条件下的生存状态。

颈联“上林岂但三千里,异域俄惊十九年”,将苏武被扣押的地点与时间进行了对比。上林苑是汉代皇帝的狩猎场所,象征着繁华与安逸,而苏武却被囚禁在遥远的异域,经历了长达十九年的苦难岁月。这一对比突出了苏武所承受的长期折磨与孤独。

尾联“麟阁姓名虽典属,几人归傍茂陵烟”,表达了对苏武忠诚与坚韧精神的敬仰。麟阁是汉代表彰功臣的地方,苏武虽然被记录在册,但能够归乡的人又有几个呢?这句话既是对苏武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武故事的深情回顾,不仅赞扬了其忠诚与坚韧的品质,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同情与思考。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赠青柯平隐者

太华神明观,青柯小有天。

大哉霄壤内,无此弟昆贤。

齐物三千行,栖云二百年。

初平初起后,又得两臞仙。

(0)

吊同年杨礼部之美

海内文章选,人中道德师。

争教衰病足,不到凤皇池。

(0)

奉使高丽过平州馆

昨日龙泉已自奇,一峰寒翠压檐低。

兼并未似平州馆,屋上层峦屋下溪。

(0)

歌扇

媚娘巧作贯珠㗋,画扇团团半掩羞。

唱到春山小颦处,一轮明月为花愁。

(0)

伤别曲

兰皋飞暗尘,征车纡去辙。

长安虽咫尺,回首繁华歇。

故人亭下酒,蛾眉眼中血。

平生慷慨肠,忽作柔丝结。

传闻紫塞傍,秋烽下危堞。

班超未投笔,来瑱空嚼铁。

谁能金闺中,坐眷娟娟月。

(0)

西山避乱三首·其二

野宿不得晓,飞霜沾敝袍。

空山凝寒色,天边星月高。

忆昨离鄂城,数家同遁逃。

穿林恐相失,前后闻呼号。

避乱但欲远,焉知登顿劳。

俯临万仞壑,性命轻鸿毛。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