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公子息斋孙,畴昔相知礼数敦。
墨竹清风天下慕,玉堂遗史后人论。
衣冠到此如君少,禾黍依然别业存。
三十六峰苍翠好,桃花潭水接东原。
蓟门公子息斋孙,畴昔相知礼数敦。
墨竹清风天下慕,玉堂遗史后人论。
衣冠到此如君少,禾黍依然别业存。
三十六峰苍翠好,桃花潭水接东原。
这首明代诗人郭奎的《送李克允还黄山别业》表达了对友人李克允的深深敬意和对别业环境的感慨。首句“蓟门公子息斋孙”点出李克允的出身背景,暗示其家族的显赫与修养;“畴昔相知礼数敦”回忆了两人往日深厚的友情和彼此之间的尊重。
“墨竹清风天下慕”以墨竹的高洁品格象征友人的品性,清风则寓言他的高尚人格受到世人的敬仰。“玉堂遗史后人论”进一步赞美李克允的学问和历史地位,认为他将会被后人传颂。
“衣冠到此如君少”表达对李克允仪表风采的赞赏,同时也暗含对他回归自然生活的羡慕。“禾黍依然别业存”描绘别业虽经岁月,但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富有历史感。
最后两句“三十六峰苍翠好,桃花潭水接东原”以壮丽的黄山景色收尾,既是对别业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山水之间找到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景物和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