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琯初回太簇春,新颁中朔到淮滨。
眼前节物南来雁,出处知时似智人。
玉琯初回太簇春,新颁中朔到淮滨。
眼前节物南来雁,出处知时似智人。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韦骧对于新历颁布的感慨与观察。首句“玉琯初回太簇春”,以“玉琯”象征历法的神圣与权威,点明了新历的开始,如同春天的轮回,充满了新生与希望。“新颁中朔到淮滨”,则描述了新历从中央颁布,到达淮河之滨的过程,体现了朝廷政策的广泛传播与施行。
接下来,“眼前节物南来雁”,诗人通过观察南飞的大雁,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事相联系,大雁南迁,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反应,也暗喻着人们生活中的迁移与变化。而“出处知时似智人”一句,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悟,他将大雁对时间的敏感与准确把握,比作人类的智慧,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把握时机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对于宇宙万物与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香云滞淫已十日,柔春如丝不可说。
朔风忽尔作厉烈,吹入高楼归意决。
篮舆咿嗳三夫疾,回首相望更凄绝。
海云浩邈浪如雪,飞轮腾烟转仓卒。
山顶烟暝吐华月,今夕月圆无少缺。
美人容华隔天末,楼台灯火半明灭。
渐为海波所吞没,愁如回风心如结。
樱桃花开应早折,不然落向芳菲节。
安得夸娥假大力,海涛浇胸心犹热。
竟夜揽衾眠不得,纵观山海茫无色,巡船倚阑待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