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暇巡侯甸,扬旌历远途。
军容陈七萃,武事讲三驱。
永罢防秋戍,咸为首路趋。
晚来围猎罢,羽卫集平芜。
农暇巡侯甸,扬旌历远途。
军容陈七萃,武事讲三驱。
永罢防秋戍,咸为首路趋。
晚来围猎罢,羽卫集平芜。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皇帝玄烨在农闲时节巡视边疆地区,率领军队进行军事演练和狩猎活动的情景。诗中展现了皇帝对军事事务的重视,以及对和平稳定的追求。
首句“农暇巡侯甸”,点明了时间背景——农闲时节,皇帝出巡边疆,视察地方治理与军事准备。接着“扬旌历远途”描绘了皇帝出行时仪仗队列的壮观景象,旌旗飘扬,队伍穿越辽阔的远方。
“军容陈七萃,武事讲三驱”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皇帝对军队纪律和军事训练的严格要求。“七萃”可能指的是古代军队的七种编制或阵型,“三驱”则可能是指古代射箭比赛中的三种技巧,这里借指军事训练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永罢防秋戍,咸为首路趋”表明皇帝希望通过这次巡视和军事演练,达到永久停止边防战备的目的,让军队回归正常生活,同时强调所有行动都应以皇帝的命令为先,体现了君主至上的权威。
最后,“晚来围猎罢,羽卫集平芜”描述了狩猎活动的结束,士兵们聚集在广阔的草地上,象征着秩序的恢复和军队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在边疆治理和军事管理方面的深思熟虑与高瞻远瞩。
目视云霄,有一拳未敢分付。
日游闹市,三十棒且待别时。遇坎则止,乘流而行。
既无迹于去来,宁有心于动静。
昨日恁么,逸翮独翔,孤风绝侣。
今日不恁么,玩江月,听松风。
拈起閤皂山,浓蘸清江水。
平展金凤洲,写出祖师意。
贴向十字街头,俾人人知道,一年十二月,腊月是年尾。
宝祐改元,又从头起。
万年万年更万年,清江依旧清无底。
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黄梅青李夏方初,新绿池塘浴小凫。
此日猫头削寒玉,他时鸿喙煮明珠。
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
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