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声篷背忽脩脩,翠石文沙古渡头。
烛尽邻船初罢酒,更稀戍卒懒登楼。
十年旧续江湖梦,千里平添茝杜愁。
自笑尘劳缘底事,苦将今旧阅浮休。
疏声篷背忽脩脩,翠石文沙古渡头。
烛尽邻船初罢酒,更稀戍卒懒登楼。
十年旧续江湖梦,千里平添茝杜愁。
自笑尘劳缘底事,苦将今旧阅浮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沅江舟中的情景。首句“疏声篷背忽脩脩”,以轻细的声音透过篷布传来,营造出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接着,“翠石文沙古渡头”描绘了江边古老的渡口,青翠的石头和带有纹理的沙滩,显示出历史的痕迹。
“烛尽邻船初罢酒,更稀戍卒懒登楼”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邻船上的灯火已熄,士兵们也懒得上楼眺望,只有江面的风雨声和诗人内心的思绪在回荡。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漂泊江湖的生活如同梦境,而此刻的千里之外,又增添了对故乡花草(茝杜)的思念,增添了愁绪。
最后两句“自笑尘劳缘底事,苦将今旧阅浮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忙忙碌碌的生活感到苦笑,感叹为何要如此奔波劳碌,只能任凭岁月流逝,过去与现在的经历都成为过眼云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舟中夜雨时的孤独与思考。
营居在西关,鍊句谁能和。
水深舟已行,雨骤云无奈。
残花蝶倦栖,弱柳鸟惊堕。
桥杆挂稻头,小定事舂簸。
带湿芒尽除,易破粒渐瑳。
世路久羊肠,人情随蚁磨。
每祈天雨宝,非是心好货。
力行毋自画,浮言空相挫。
因閒到农家,暂憩同客坐。
别港野凫归,断篱瘠牛卧。
老翁语殷勤,今岁多坎坷。
望晴眼力枯,护田衣袂涴。
政恐官税亏,不顾茅屋破。
老翁勿预愁,太守兼劝课。
丘明纪大饥,孟子悯人饿。
瑞花舞绥绥,来秋真可贺。
自说居山好,多年静掩扉。
松阴围坐石,苔色上禅衣。
鹤瘦迎风舞,云闲带雨归。
地幽人事断,客至亦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