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之千载后,共喜远孙来。
为酌廉泉水,殷勤寄凤台。
隐之千载后,共喜远孙来。
为酌廉泉水,殷勤寄凤台。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丁复所作的《送吴景贤赴广东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深远的历史视角,表达了对后世子孙吴景贤的赞赏和对其出仕广东的期许。"隐之千载后,共喜远孙来",诗人将吴景贤比作隐逸之士的后裔,在千年后重显才华,令人欣喜。"为酌廉泉水,殷勤寄凤台",廉泉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凤台则可能暗指广东的官署或名胜之地,诗人希望他能带着这份清廉的品格去到广东,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整首诗情感真挚,寄寓了对后辈的厚望与祝福。
象纬剧欃枪,举世忧戎马。
杞人效管窥,但虑朝与野。
吝怨惨五兵,岂在榆关下。
蹈海乃扬波,却笑悠悠者。
洼声杂宫县,路目羞都冶。
离德允若兹,秉尚躬风雅。
中昃恤其孚,正直登虞夏。
去去矢卷阿,此和宁应寡。
咨度备骖騑,祖祝申杯斝。
夙抱葵藿心,对之当谁写。
烨如紫电激清霜,匣底莲花七宝装。
枥下骅骝空冀北,衣中犀兕冠炎方。
旧藏半壑占龙卧,新浣双珠照雁行。
伯氏边筹高转轴,吾家武库继缝章。
几年烽火伤榆塞,半壁山河惜夜郎。
锡命远期周召虎,捷书还报汉明光。
不辞肘后垂金印,定向身前勒太常。
为语忧时洛年少,莫誇尺组系名王。
春满皇都灯满堂,言追佳节续瑶觞。
藜吹火树明星汉,鳌拥蓬山近苑墙。
自有珠玑光绮席,不劳箫鼓闹青阳。
沉吟共说十年事,清兴何如玉署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