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寺藏山曲,登临恨阻修。
平时极目处,今日探春游。
苦竹经霜老,甘泉带雪流。
醇醪煖肌骨,归路卸轻裘。
两寺藏山曲,登临恨阻修。
平时极目处,今日探春游。
苦竹经霜老,甘泉带雪流。
醇醪煖肌骨,归路卸轻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山林生活和探春之旅的景象。开篇"两寺藏山曲,登临恨阻修"表现了对远离尘世、隐逸于深山中的寺庙的一种向往之情。但这种向往并非因为逃避现实,而是因为心中有所追求和憧憬。
接着"平时极目处,今日探春游"则表明诗人终于如愿以偿,在这个春日踏上了探寻春色的旅程。这里的"平时"指的是过去常常望向远方,现在则是亲自去体验和感受这种美好。
第三句"苦竹经霜老,甘泉带雪流"中,“苦竹”通常象征坚贞不屈,而“甘泉带雪流”则描绘了一幅天然清冽的水源之景。这两者结合,既形容了自然界的苍凉与纯净,也反映出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醇醪煖肌骨,归路卸轻裘"则是说在这次春游中,由于饮酒而感到温暖,到归途时甚至不需要穿戴厚重的衣物。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放松和愉悦,也反映出对生活的一种满足与享受。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情怀,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情感。通过这次春游,诗人不仅欣赏了山水之美,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滋养和升华。
投身螭魅域,宁免众鬼欺。
黄昏风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啸,群鬼争和之。
从以众妖鸟,纷披鸣树枝。
训狐当傍叫,破獍随后啼。
斯须哭土枭,次第嘷狐狸。
睢盱恣陵傲,踸踔争新奇。
变态遂百出,殽然当此时。胡为乃历兹,侧伫成?眙。
其始为股栗,惨悽粟生肌。
惧以柔脆躯,遂为众鬼糜。
其中稍自定,注视但嗟咨。
其终乃释然,坚坐翻愉怡。
鬼见不为动,技穷将罢归。
人命固有常,此物终何为。
迟留待明发,请与众鬼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