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惊散。问底事春人,都成悽眷。
烛烬香灰,那有佩环魂返。
红芳昔年并坐,蓦相思旧题新换。
苦忆种兰风露,越教人肠断。甚悼亡真个君家惯。
念憔悴于今,鬓丝应短。沧海归来,剩得玉龙哀怨。
婆娑渐怜意尽,病维摩祗耽经卷。
诉说夜台知道,也泪痕襟泫。
彩云惊散。问底事春人,都成悽眷。
烛烬香灰,那有佩环魂返。
红芳昔年并坐,蓦相思旧题新换。
苦忆种兰风露,越教人肠断。甚悼亡真个君家惯。
念憔悴于今,鬓丝应短。沧海归来,剩得玉龙哀怨。
婆娑渐怜意尽,病维摩祗耽经卷。
诉说夜台知道,也泪痕襟泫。
这首诗以"孤鸾"为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冒广生为潘兰史所作的《长相思》词的续篇。诗中通过描绘彩云散去的场景,暗示了春天的离别与伤感,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烛烬香灰"象征着昔日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往,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和陪伴。诗人回忆起与对方共度的红芳岁月,感叹时光流转,旧题新换,更增添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惋惜。
"苦忆种兰风露"一句,借兰花的种植寓意深厚的情感,而"越教人肠断"则直接抒发了极度的悲痛。接下来,诗人感叹亡者离去已成为潘家常态,潘兰史的憔悴和白发增多,流露出深深的哀愁。"沧海归来,剩得玉龙哀怨",将潘兰史比作孤独的玉龙,表达其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最后,诗人描述潘兰史沉浸在佛经之中,试图借此忘却痛苦,但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只能在夜晚默默流泪,诉说给九泉之下的亡者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凄婉,展现了诗人对亡者深切的悼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