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周源家亭》
《寄题周源家亭》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君家有虚亭,跨涧复面山。

泉声碎环玦,清绕窗户间。

潜鳞俯自钓,佳树坐可攀。

我思醉其上,与子开尘颜。

微吟对一枰,放此白日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周源家中的亭子之美。诗人以“君家有虚亭”开篇,点明了亭子的位置和特点——位于山涧之上,视野开阔,环境清幽。接着,“跨涧复面山”进一步强调了亭子的地理位置,暗示了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泉声碎环玦,清绕窗户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如同破碎的玉环在耳边回响,清脆悦耳,环绕在窗户之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泉水的声音比作破碎的玉环,形象地表现了声音的美妙和清脆。

“潜鳞俯自钓,佳树坐可攀”则转向对亭中活动的描写。诗人想象着在这样的环境中,鱼儿在水下悠然自得,而佳木繁茂,可供人攀爬欣赏,既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主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尊重。

“我思醉其上,与子开尘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亭上畅饮,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以此来洗去尘世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最后,“微吟对一枰,放此白日閒”则以围棋作为象征,表示在这样闲适的时光里,诗人可以静心思考,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无论是棋局还是自然景色,都是心灵得以放松和滋养的源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源家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丹霞诗十二首·其十一

身在此山山不见,潜移一步大家看。

慈威倒正无人处,蜒蜿裒斜入画难。

倚树仰空飞瀑细,搴萝就石宿云寒。

自惭垂老逢真境,更绕千回兴未阑。

(0)

丹霞诗十二首·其六芳泉

何人凿石及寒泉,桐叶潾潾玉槛前。

出浪定占清净应,负缶翻为桔槔怜。

曹源一滴澄今古,渤海千沤竞后先。

吸尽西江无著处,云深还待拥轮贤。

(0)

过北寮看采石病

东风袅袅柳初低,野寺萧萧莺乱啼。

幸不客来虚隐几,却逢僧病强扶藜。

潮连海岸鱼梁没,雨过春园笋蕨齐。

百岁定知酬一死,茅堂山日莫相暌。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一○二

山泽匪耽寂,云林自作师。

好随明月去,休被晚风吹。

乱石填阶砌,长松荫后篱。

一从深入后,垆火不曾离。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六十五

菊花开灿烂,溪水日潺湲。

不睹黄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迟社燕,茗碗对山村。

回首成衰迈,还应望石门。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八

群岫当轩入,寒泉到枕边。

何须更举足,只在此中眠。

睹影日中鸟,闻声梦里蝉。

萧条自岑寂,莫与懒人传。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