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削孤峰擘紫烟,沧波明灭渚云连。
半厓古木横江鹳,万里阴霞没楚天。
神女夜归环佩冷,山僧晓起石钟悬。
东来澎浪矶头客,可许渔竿泊钓船。
斗削孤峰擘紫烟,沧波明灭渚云连。
半厓古木横江鹳,万里阴霞没楚天。
神女夜归环佩冷,山僧晓起石钟悬。
东来澎浪矶头客,可许渔竿泊钓船。
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斗削孤峰擘紫烟”,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小孤山的峻峭与高耸,仿佛是与紫色的云烟相斗,展现出山峰的雄伟与不凡。接着,“沧波明灭渚云连”则通过动态的水波与静止的云朵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动且静、虚实相生的意境,展现了山与水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半厓古木横江鹳,万里阴霞没楚天”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古木横江,鹳鸟飞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而“万里阴霞没楚天”则以广阔的视角,将小孤山置于更宏大的时空背景中,暗示其地理位置的偏远与自然景观的辽阔。
“神女夜归环佩冷,山僧晓起石钟悬”这两句则转向了人文与情感的层面。神女的传说赋予了小孤山一层神秘色彩,夜晚归来时的寂静与寒冷,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而清晨山僧的活动,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东来澎浪矶头客,可许渔竿泊钓船”以一个过客的视角,表达了对小孤山美景的赞叹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这里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所在,也是心灵休憩与精神寄托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小孤山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