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扬帆近,匡庐纵目长。
高峰悬紫翠,乱瀑洒青苍。
竹隐文殊座,莲空慧远堂。
攒眉何处客,不远是柴桑。
彭蠡扬帆近,匡庐纵目长。
高峰悬紫翠,乱瀑洒青苍。
竹隐文殊座,莲空慧远堂。
攒眉何处客,不远是柴桑。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读季孝廉匡庐诗卷题》。诗中描绘了对庐山壮丽景色的赞叹与感悟。
首句“彭蠡扬帆近”,以彭蠡湖起笔,仿佛乘舟近观,引人入胜。接着“匡庐纵目长”则将视角转向庐山,展现其广阔无垠的景象。接下来的“高峰悬紫翠,乱瀑洒青苍”两句,通过色彩对比,生动描绘出庐山的巍峨与瀑布的壮观,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竹隐文殊座,莲空慧远堂”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文殊菩萨和慧远法师的故事融入庐山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庐山深厚的文化内涵。最后,“攒眉何处客,不远是柴桑”以问句收尾,既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意境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文化意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庐山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虞卿辍著书,杖策入金台。
冠盖青云合,轩车紫雾开。
北杓转西指,西日屡东回。
如何羁客久,未获介人来。
千金买斛酒,一日倾一杯。
酒阑风尘扇,咫尺不相见。
不见愁此心,山高复水深。
食玉炊丹桂,囊琴卷布衾。
驱车卖旧帏,出郭叹斯时。
忽见鲁连子,走马到何迟。
慰问不得意,各言前相思。
举杯酌流水,解琴调素丝。
一弹渭水怨,再奏西山悲。
曲路各南北,会面未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