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芝岩禅师赞》
《芝岩禅师赞》全文
宋 / 释大观   形式: 赞

和气蔼丛芝,触著变荆棘。

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凌空驾虚,从其建立。

高崙苍苍,东湖羃羃。

僧繇妙笔亦难传,丝毫不动成狼藉。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īyánchánshīzàn
sòng / shìguān

ǎicóngzhīchùzhùbiànjīng

xiàolíngxiāofēngxìnjiǎofānzhíxīnchāngshíéhànchū

yúnfēngdǐngyòngzònghéng

língkōngjiàcóngjiàn

gāolúncāngcāngdōng

sēngyáomiàonánchuánháodòngchénglángji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大观所作的《芝岩禅师赞》,通过对芝岩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师的超凡脱俗和禅意风采。"和气蔼丛芝"象征禅师的慈悲与智慧如同祥瑞之气,而"触著变荆棘"则暗示他的教化之力能改变人心。"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描绘了禅师轻松自在地超越世俗,"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则夸张地形容他的佛法深奥,连石佛都为之动容。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进一步强调禅师的智慧如云般广大无边,"凌空驾虚,从其建立"则赞美他如仙人般自由自在,不拘于尘世。"高崙苍苍,东湖羃羃"以自然景色烘托禅师的超然境界,"僧繇妙笔亦难传"借用画家僧繇的神笔难以描绘禅师的内在精神,"丝毫不动成狼藉"则以静制动,表达禅师内心的平静与禅定。

最后的"咦"字,可能是诗人对禅师的赞叹或不解,留下回味的空间,体现了禅意的深远和难以言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芝岩禅师的高深禅境和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释大观
朝代:宋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缘识·其二十二

一逢又一别,来往几时休。

处世皆名利,贪生去不留。

善缘看似梦,恶事勿临头。

如病心常怕,生前乐自由。

(0)

缘识·其五十

是非人我利名心,情伪言同海似深。

浩渺无涯成理性,无为志大可胜任。

千年岁月周游在,万卷诗书不易寻。

世界之中宽更远,从分混沌至如今。

(0)

逍遥咏·其二

逍遥安且定,但信莫怀疑。

大海波中水,狂风树摆枝。

乐天分造化,慧眼细观之。

方寸无诸恶,恒将利益持。

(0)

缘识·其四十九

晴霁夜清秋,星繁月似钩。

乐耶兴我意,绝唱入冥搜。

(0)

缘识·其四十三

常负岁寒色,贞姿不动摇。

任从霜雪里,凡木易乾燋。

(0)

游汉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韵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鉴湖一曲光泠泠。

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

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

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

吾僚胸次本丘壑,中有林贺之高情。

银盘夜色清镜动,便欲邀汝成三人。

旋喜叵罗金在眼,肯议仙桂来无根。

前时六浊皆运出,招此不夜归重城。

未蒙濡沫到恶客,先苦诗句来缤纷。

思君对洗同一静,大胜狂歌归四明。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