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蔼丛芝,触著变荆棘。
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凌空驾虚,从其建立。
高崙苍苍,东湖羃羃。
僧繇妙笔亦难传,丝毫不动成狼藉。咦。
和气蔼丛芝,触著变荆棘。
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凌空驾虚,从其建立。
高崙苍苍,东湖羃羃。
僧繇妙笔亦难传,丝毫不动成狼藉。咦。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大观所作的《芝岩禅师赞》,通过对芝岩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师的超凡脱俗和禅意风采。"和气蔼丛芝"象征禅师的慈悲与智慧如同祥瑞之气,而"触著变荆棘"则暗示他的教化之力能改变人心。"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描绘了禅师轻松自在地超越世俗,"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则夸张地形容他的佛法深奥,连石佛都为之动容。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进一步强调禅师的智慧如云般广大无边,"凌空驾虚,从其建立"则赞美他如仙人般自由自在,不拘于尘世。"高崙苍苍,东湖羃羃"以自然景色烘托禅师的超然境界,"僧繇妙笔亦难传"借用画家僧繇的神笔难以描绘禅师的内在精神,"丝毫不动成狼藉"则以静制动,表达禅师内心的平静与禅定。
最后的"咦"字,可能是诗人对禅师的赞叹或不解,留下回味的空间,体现了禅意的深远和难以言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芝岩禅师的高深禅境和人格魅力。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鉴湖一曲光泠泠。
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
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
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
吾僚胸次本丘壑,中有林贺之高情。
银盘夜色清镜动,便欲邀汝成三人。
旋喜叵罗金在眼,肯议仙桂来无根。
前时六浊皆运出,招此不夜归重城。
未蒙濡沫到恶客,先苦诗句来缤纷。
思君对洗同一静,大胜狂歌归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