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纳凉》
《月夜纳凉》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地空无半点尘,翛然池馆浸虚明。

几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怀水共清。

风定波摇晴树影,鱼翻露泻翠荷声。

炎凉圆缺须臾事,我独于斯感世情。

(0)
注释
空无半点尘:形容环境非常洁净,没有丝毫尘埃。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此处形容心境舒畅。
襟怀:指心情、胸怀。
炎凉圆缺:比喻世事的变迁,如同月亮的盈亏。
感世情:感慨世间的冷暖人情。
翻译
天地间空无一尘,池馆沉浸在清澈的虚无之中。
无论古今,月亮始终如一,我的心境与清水一般清明。
微风吹过,晴朗的树影在水中摇曳,鱼儿跃出水面,荷叶上露珠滴落,发出翠绿的声音。
世间万物的冷暖兴衰都是瞬间之事,唯独我在此处,感受着世间的百态人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月夜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世间的万象和自己的情怀。"天地空无半点尘"一句,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无尘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洁净无瑕的世界之中。

接下来的"翛然池馆浸虚明",则通过水面的反射,将月光、星辉融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池馆之中,一切都变得神秘而又清晰,仿佛时间也在此刻凝固。

"几更今古月常在"这一句,则是诗人对恒久不变的月亮的赞美。在这个夜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月亮始终如一,它见证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而自身却依旧如故。这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引发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一片襟怀水共清"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他将自己的心境比喻为清澈见底的水面,每一个波动都与这宁静的夜晚相呼应。这里,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风定波摇晴树影"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微风吹拂下池面轻轻波动的情景,而那些清晰可见的树影,则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更加深邃。自然界的这种宁静与生机并存,更增添了一份生命力的诗意。

"鱼翻露泻翠荷声"一句,通过鱼儿跃出水面的动态和荷叶间露珠滚落的声音,捕捉到了夜晚生物世界的细微声音。这些自然之声,不仅丰富了画面,更在视觉以外,唤起听觉上的共鸣。

"炎凉圆缺须臾事"中,诗人提到天气变化和月亮盈亏,这些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人的感慨,则是对这些自然规律的顺应与适时的体悟。

最后,"我独于斯感世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与万物共鸣的孤独感受。他不仅仅是在欣赏大自然,更是在通过这种宁静的对话,去触摸和理解人类的情感与宇宙的联系。

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细腻的描绘和哲思的深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价值以及时间永恒性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题心泉所赠李白画像

太白仙人紫绮裘,千年遗像尚风流。

狂来踏月共吟咏,醉后呼天与唱酬。

唐室已无一抔土,浔阳今见几回秋。

后身定是青霞老,何日分骑鲸背游。

(0)

初六日过江古愚兄送至渡口

茅屋亦云好,萍踪不自由。

看书犹几上,解缆已沙头。

白发兄和弟,清江夏亦秋。

相看不忍别,斜日坠汀洲。

(0)

次欧阳少逸韵呈雪庭禅师·其三

瓶花故故透禅房,师自无心花自香。

客散夜深归定里,白生虚室月无光。

(0)

定风波.咏丹桂

月殿移根入帝乡。风流犹是旧时妆。

猩血染成丹杏脸。浓点。郁金笼就赭衣黄。

浪说锦城元自少。不道。只今何啻五枝芳。

试问司花谁是主。传语。且烦都与十分香。

(0)

东池把酒

隐显亭台旧,浅深桃杏新。

池光迷野鸟,春色醉游人。

改席那嫌数,持杯不记巡。

海棠宜秉烛,归恨隔城闉。

(0)

舫斋

寓形天宇间,一枝慎所处。

到眼无溪山,堆胸自尘土。

陈子作舫斋,端能世外趣。

笑傲风波境,恬无风波虑。

循本鱼可观,灰心鸥自舞。

风景虽可人,公乎聊四顾。

纷纷逐末流,谁援沉迷苦。

吾事在济川,慎勿五湖去。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