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事有丰歉,官税无减除。
谁知山中田,沙土多蒿蒌。
秋来倘有成,犹恐才半租。
或其水旱至,不足偿耰锄。
叹息家百亩,无复三代初。
妻儿忽相问,明朝饮何如。
岁事有丰歉,官税无减除。
谁知山中田,沙土多蒿蒌。
秋来倘有成,犹恐才半租。
或其水旱至,不足偿耰锄。
叹息家百亩,无复三代初。
妻儿忽相问,明朝饮何如。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其一)农》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中,诗人首先指出年景的好坏(丰歉)对农民影响巨大,但官府的赋税却从不因收成减少而有所宽免。山中的田地贫瘠,土壤多沙砾,种出的庄稼常以蒿蒌为主,即使秋天收获些许,也可能不足以支付高额的租税。诗人担忧天灾人祸,如水旱之灾,使得田地收成不足以偿还最基本的农具费用。
诗人感叹,自家百亩田地已经不如古代的规模,暗示着生活水平的下降。最后,面对妻儿的询问,明天的生活该怎样维持,诗人只能无奈地回答,明天的饭菜可能又将是一场未知。整首诗通过农民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苦难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