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咽笳声怨,南朝王气消。
赤乌吴正朔,黄犊汉歌谣。
胡运百年永,楚风三户凋。
招魂何处是,江汉水迢迢。
呜咽笳声怨,南朝王气消。
赤乌吴正朔,黄犊汉歌谣。
胡运百年永,楚风三户凋。
招魂何处是,江汉水迢迢。
这首诗以哀婉的笳声开篇,描绘出南朝衰落的历史景象,暗示了王朝气数已尽。"赤乌吴正朔"借用了古代吴国的象征,表明江南地区曾短暂地抵抗过外来势力,但最终未能持久。"黄犊汉歌谣"则借汉代的典故,表达了对汉族文化的怀念和对异族统治的不满。
诗中"胡运百年永"暗指外族统治的长久,而"楚风三户凋"则是引用楚国典故,形容人民的士气和文化遭受摧残。最后两句"招魂何处是,江汉水迢迢"以寻找亡魂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起义失败者的深深同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江汉水系的遥望,寄托了无尽的哀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
置身杳万仞,世俗非我伦。
弹指岁三百,乘化见遗阡。
节义有传人,殆此九世孙。
岂徒继潜德,幽光发至文。
顾画曹所书,深情悲且敦。
展图欲感涕,醇行不自言。
晚世重名教,避名道尤尊。
此理犹为浅,相看惟喟然。
乙未秋入都,常熟招一饭。
坐间惟恒斋,从此不再见。
金陵谒南皮,拒客若有愠。
武昌复持节,枢府颇受怨。
戊戌翁亦去,庚子成内乱。
山中和三诗,自喜得閒散。
国命难久延,大力负夜半。
二三贵人者,愦愦孰可谏?
此卷诚尤物,展览历忧患。
胜情吾何有,话旧且自遣。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
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
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
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
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