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思家望翠微,幽苔染影上罗衣。
寒天细竹人孤倚,斜日空檐燕对飞。
碧岭叠来乡路断,玉梅枯尽旧颜非。
夜堂疏磬疑禅寂,冷水閒云照合扉。
梦醒思家望翠微,幽苔染影上罗衣。
寒天细竹人孤倚,斜日空檐燕对飞。
碧岭叠来乡路断,玉梅枯尽旧颜非。
夜堂疏磬疑禅寂,冷水閒云照合扉。
这首清代诗人王采薇的《梦起》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沉的梦境画面。首句“梦醒思家望翠微”,表达了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通过眺望远方的翠绿山色寄托乡愁。"幽苔染影上罗衣",则通过罗衣上的苔藓斑驳,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主人公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寒天细竹人孤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寒天中的细竹与孤身一人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人物的落寞。"斜日空檐燕对飞",以燕子成双入对反衬出诗人的形单影只,更添凄凉之感。
“碧岭叠来乡路断,玉梅枯尽旧颜非”两句,通过描绘家乡道路被山岭阻隔,以及曾经娇艳的玉梅如今凋零,暗示了主人公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和岁月的无情变迁。
结尾,“夜堂疏磬疑禅寂,冷水閒云照合扉”描绘了夜晚的静谧,稀疏的磬声仿佛禅院中的宁静,冷水与闲云映照关闭的门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寓言了主人公内心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子房当日横意气,志在报韩功不济。
留城未即归汉王,博浪先因击秦帝。
避难潜行过下邳,复仇无计虑穷追。
道逢老人呼拾履,心固不欲强然为。
老人家在谷城下,往来圯桥无识者。
高步矫矫如惊鸿,堕履翩翩若飘瓦。
子房跪进一何恭,老人坐受甚从容。
顾谓孺子为可教,授以素书成帝功。
更期后日访黄石,或约他年游赤松。
此事相传亦奇诡,风云感会良有以。
不见祠前东流水,古来上德皆如此。
零露靡百草,素节渐为霜。
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
上枝荫琼宇,下枝神鹊翔。
吴刚小儿辈,持斧莫轻戕。
玉兔捣灵药,千载秘其方。
嫦娥顾而笑,天风落霓裳。
我欲按此曲,因之寄异乡。
异乡不可致,凝思结中肠。
徘徊览明月,河汉永相望。
良游荷胜招,忽与人境别。
木落山更苍,地暖气初冽。
稍寻奇俶观,遂竟灵异说。
境缘二井胜,事匪茫昧设。
灵气通山泽,寒潮应海月。
甘液岂泉蒙,春流因雷发。
妙理信中感,神机岂外泄。
汲同神瀵滋,饮异醴源竭。
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
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
游思六合外,归补水经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