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蚕麦二首·其一》
《蚕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千钱追四邻。

(0)
注释
疏慵:懒散。
自分:自己认为。
人嫌我:被人嫌弃。
贫病:贫困疾病。
可怜:值得同情。
天养人:老天爷养活人。
蚕眠已报:蚕儿结茧完毕。
冬裘具:冬天的皮衣准备好。
麦熟:麦子成熟。
旋供:立即供应。
汤饼新:新鲜的汤饼。
撷桑:采摘桑叶。
露濡足:沾满露水。
拾穗:捡拾谷穗。
尘满身:全身沾满尘土。
辛苦大作:辛勤劳动。
社:农事节日。
典我千钱:典当财物。
追四邻:邀请四邻。
翻译
我自认为懒散被人嫌弃,贫困疾病中只靠老天养活。
蚕儿已经结茧,冬天的衣服准备好了,麦子熟了,新鲜的汤饼也马上可以享用。
清晨采桑,沾满露水湿透双脚,傍晚收稻,满身都是尘土。
每家每户辛勤劳作,临近丰收时节,为了庆祝,甚至典当财物来邀请四邻共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自嘲的生活状态和农村生活的艰辛。首句“疏慵自分人嫌我”,表达了诗人因自己的懒散和不拘小节而被人嫌弃的心情,透露出一种淡泊而不求人理解的态度。次句“贫病可怜天养人”则流露出诗人面对生活困苦,却只能依赖天意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通过“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两句,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和季节的更迭,暗示家庭生活的简朴但充满生机。清晨采桑,沾湿双足;傍晚拾麦,满身尘土,这些细节生动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最后两句“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千钱追四邻”,揭示了农村社区的集体活动——社日,人们为了庆祝丰收,甚至不惜典当财物来招待邻居,展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刻画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以及农村生活的实况,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省,也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画面。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文笔峰

一峰屹立万山低,造化生成笔一枝。

锐颖常沾雨露泽,光芒直射斗牛墟。

江山北去呈文字,海岛南来作砚池。

对此挥毫轻借力,青云独步到天衢。

(0)

春夜大雪骑过明卿邸中

山阴吾兴剧,一骑偶冲寒。

栖凤银成阙,游龙玉作鞍。

云中妆树出,空里散花残。

为爱阳春曲,来同郢客看。

(0)

招商歌

飕飕渠上风,湜湜水中沚。

昼卷夕还舒,宛结双莲子。

吴娃越女音节和,夜凉继日棹击波。

水有鱼兮沚有莎,君不游兮何以歌。

歌玉凫,奉金觚,君乐饮酒乐只且。

(0)

春日与廖子寒江王子丽行杨子泰唐从侄元吉伯珍辈饮于舍弟西湖席中因寒江索题遂吟数首又各似一首今录其一

春日无诗枉庆春,多情喜遇看花人。

等来聚首原非偶,话到忘言总有神。

谩昔光阴难复旧,且斟杯酒共尝新。

剡溪雪夜舟中月,妙趣凭君独得真。

(0)

赠周荆山长卿使山东选射兵

万年钟簴奠山河,抗辔螳螂敢奈何。

干羽莫言虞室远,腹心羸见野逵多。

暂分虎帐飞符竹,即跨龙江渡使舸。

东海尽收弧矢利,普天应复遍弦歌。

(0)

白石词

予歌白石烂,天地杲云愁。

欲别青门去,归与老妻谋。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