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远荒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两句,以一种略带夸张的手法,形容边疆地处遥远,海洋与河流交错,其间有着不易涉足的险峻溪谷,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氛围。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两句,则通过动物的声音,进一步加深了边地的荒凉感。虎啸猿啼,不仅增添了景物之声,更暗示着这个地方的野性与危险。
接下来的"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四字,转而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即便是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春天到来时,大地仍旧温煦,花朵依然盛放,而岩石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愈加巍峨,但随着太阳的落山,一切也迅速归于寂静。
最后两句"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则是诗人心中的温暖之所。"斗牛"即北斗星中的一颗,古代常用以辨方向。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远寄思念的媒介。诗人在这荒凉之地,对着那遥不可及的故乡,指向那代表家园方向的星辰,表达了深深的乡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地景物的生动描绘,以及动物声音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既荒凉又充满乡愁的情感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秋风中人如剑芒,飞蝇侧翼何处藏。
晨忧霜露避暗壁,晚集户牖依斜阳。
斜阳寂寂能几许,股翼未温寒日暮。
纵馋不敢近华筵,屏迹何须待挥麈。
我方六月流汗时,营营聒耳缘目眉。
盘餐旨洁未下箸,聚嘬弄吻不少迟。
微物盛衰还有数,得意何曾念寒暑。
帐中相吊定饥蚊,窗外巧寻惟蝎虎。
糜身槁死不足怜,耳目所眷欣且去。
嗟哉时节那可争,造物于汝何好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