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文,地不理。忽去忽来,如月印水。
岁月已往兮波旬得时,椁示双趺兮饮光增喜。
悲兮喜兮,春风桃李。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天不文,地不理。忽去忽来,如月印水。
岁月已往兮波旬得时,椁示双趺兮饮光增喜。
悲兮喜兮,春风桃李。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富有禅意。首句“天不文,地不理”描绘出天地自然的质朴无华,暗示了万物本真的状态。接下来的“忽去忽来,如月印水”运用比喻,将人的生灭变化比作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瞬息万变和无常。
“岁月已往兮波旬得时,椁示双趺兮饮光增喜”进一步阐述了时间流逝与生死轮回的概念,"波旬得时"暗指生死轮回中的不可避免,"椁示双趺"象征着静观生死,"饮光增喜"则寓含超脱生死的喜悦。诗人在此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接纳和对解脱的向往。
最后两句“悲兮喜兮,春风桃李”以春风吹拂桃花李花的景象,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长与凋零,悲喜交织,寓意人生的起落。而“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则引用儒家经典,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悲喜都要坚守道义,体现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融合了儒佛两家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生死和道义的独特见解。
太极奚河图,河图非太极。
矧复赘无极,哀哉何太息。
何不观古圣,一一已默识。
□湖为作图,交扰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质。
不可离合论,浑浑体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说俱荡涤。
哀哉复哀哉,太息复太息。
有酒且莫斟,听我歌一曲。
所歌无长语,江梅倚修竹。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
粲粲能赋人,日日对高躅。
诗如何水曹,发兴扬州牧。
味入傅岩翁,调鼎国受福。
桃李岂不华,入景混凡木。
偃蹇有长松,穷年相照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