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壁立浪飞银,堞雉杈枒瞰水滨。
隔岸武昌犹有树,下流彭蠡渐无津。
只应风月归吾辈,谁见功名似昔人。
解唱大江东去曲,苏公真是再来身。
青山壁立浪飞银,堞雉杈枒瞰水滨。
隔岸武昌犹有树,下流彭蠡渐无津。
只应风月归吾辈,谁见功名似昔人。
解唱大江东去曲,苏公真是再来身。
这首诗描绘了黄州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首联“青山壁立浪飞银,堞雉杈枒瞰水滨”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黄州山水的雄伟与壮观,山峰直插云霄,波涛翻滚如银,城墙上的雉堞错落有致,俯瞰着江边的水滨。颔联“隔岸武昌犹有树,下流彭蠡渐无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黄州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武昌的树木依然茂盛,而下游的彭蠡之地则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只应风月归吾辈,谁见功名似昔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过往功名的感慨,似乎在说只有风月能够永恒,而世间的功名却如同过眼云烟,难以长久。尾联“解唱大江东去曲,苏公真是再来身”引用了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苏轼一样,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还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留下不朽之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州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