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丛风艳纷葳蕤,朝夕培溉资花师。
湖心庭轩静且敞,傍我文石含幽姿。
亚盆旖旎香云垂,欲渡空明舟载之。
孰谓汀洲无陆卉,宛与荷芰争参差。
棹依岸转清芬细,彼何人兮泛液池。
镜奁不用侍儿拂,丰标照彻羞胭脂。
却笑蒹葭徒采采,每随好鸟鸣笙丝。
恰如弱水三千里,仙姝群弄仙槎时。
露丛风艳纷葳蕤,朝夕培溉资花师。
湖心庭轩静且敞,傍我文石含幽姿。
亚盆旖旎香云垂,欲渡空明舟载之。
孰谓汀洲无陆卉,宛与荷芰争参差。
棹依岸转清芬细,彼何人兮泛液池。
镜奁不用侍儿拂,丰标照彻羞胭脂。
却笑蒹葭徒采采,每随好鸟鸣笙丝。
恰如弱水三千里,仙姝群弄仙槎时。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载花之船的美丽景象。首先,诗人通过“露丛风艳纷葳蕤”描绘了花朵在露水和微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接着“朝夕培溉资花师”则赞美了园丁对花卉的精心照料。随后,“湖心庭轩静且敞,傍我文石含幽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环境之中,湖心的亭台轩榭与周围的景致相得益彰。
“亚盆旖旎香云垂,欲渡空明舟载之”进一步渲染了花船的香气与轻盈,仿佛要乘着月光之舟,将这香气带向远方。诗人巧妙地运用“孰谓汀洲无陆卉,宛与荷芰争参差”一句,不仅赞美了花船的独特之处,也暗喻了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棹依岸转清芬细,彼何人兮泛液池”描绘了划船之人悠然自得的情景,仿佛在清澈的池水中泛舟,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芬芳。接下来,“镜奁不用侍儿拂,丰标照彻羞胭脂”则以镜子为喻,赞美了花船之美,无需过多装饰,其本身的光彩就足以令人赞叹,甚至让胭脂都显得黯然失色。
最后,“却笑蒹葭徒采采,每随好鸟鸣笙丝”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花船之美的独特见解,认为那些看似繁复的装饰,反而不及花船的自然之美。而“恰如弱水三千里,仙姝群弄仙槎时”则以仙界之景作比,强调了花船如同仙境中的船只,承载着仙子们游玩于浩瀚的水域,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花船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十年禅榻畔,风雨扬茶烟。
跳丸日月,未甘白发困尧天。
江左风流才子,要伴江湖张翰,同泛洛阳船。
酌酒情无尽,海燕绕船竿。逼人来,功业事,不教闲。
男儿三十,定当谈笑在堂间。
老子婆娑贫态,闭户长须赤脚,他日要分残。
禹浪桃花影,归棹正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