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山下接东林,曲径萧萧草木森。
青翠万峰环五老,玲珑高塔耸千寻。
由来胜迹凋零易,自古名流祸患深。
一撤皋比清议散,空留党籍未销沈。
匡庐山下接东林,曲径萧萧草木森。
青翠万峰环五老,玲珑高塔耸千寻。
由来胜迹凋零易,自古名流祸患深。
一撤皋比清议散,空留党籍未销沈。
这首清代诗人郑熊佳的《东林寺》描绘了庐山下东林寺的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感慨。首句“匡庐山下接东林”,点明了寺庙地理位置,紧邻庐山,环境清幽。接着,“曲径萧萧草木森”描绘了小路两旁树木葱郁,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氛围。
“青翠万峰环五老,玲珑高塔耸千寻”两句,通过描绘万座青山环绕着五老峰,以及高塔直入云霄的景象,展现了东林寺的壮丽和历史底蕴。"由来胜迹凋零易,自古名流祸患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胜迹易逝、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名流历经磨难的同情。
最后,“一撤皋比清议散,空留党籍未销沈”暗含对时局变迁的寓言,以东林寺的清议传统象征着某种理想或原则的消散,而“党籍未销沈”则暗示这种精神并未完全消失,仍有其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深刻,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同里复同寅,相过意最亲。
我方贤此老,天不憖斯人。
有记书先友,无车送后尘。
平生交旧泪,一洒霅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