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阵西风,凉气满、林下乍收残暑。
极目江天,蹴雪惊沙,千里迢遥吴楚。
殷勤谢茱萸湾水,为侬好、向秦溪去。
还恐怕、关山重叠,双鱼无据。冉冉年光欲暮。
正思归未得,含情谁语。
待折疏华,寄取一枝,又远隔层城路。
倚楼人听断肠声,惊秋客到伤心处。
江南梦、一曲潇潇暮雨。
几阵西风,凉气满、林下乍收残暑。
极目江天,蹴雪惊沙,千里迢遥吴楚。
殷勤谢茱萸湾水,为侬好、向秦溪去。
还恐怕、关山重叠,双鱼无据。冉冉年光欲暮。
正思归未得,含情谁语。
待折疏华,寄取一枝,又远隔层城路。
倚楼人听断肠声,惊秋客到伤心处。
江南梦、一曲潇潇暮雨。
这首《花心动·早秋客思》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早秋时节客居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开篇“几阵西风,凉气满、林下乍收残暑”,以西风起、凉气生、暑气消的景象,渲染出秋季的凉爽与清新,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接下来“极目江天,蹴雪惊沙,千里迢遥吴楚”一句,通过广阔的江天景象,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同时“蹴雪惊沙”则形象地描绘了北方的荒凉景象,与南方的吴楚之地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距离感和情感的孤独感。
“殷勤谢茱萸湾水,为侬好、向秦溪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希望茱萸湾水能传递他的心意,前往秦溪,寄托相思之情。然而,“还恐怕、关山重叠,双鱼无据”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消息传递的担忧,担心信息无法准确到达,增添了离愁别绪的沉重感。
“冉冉年光欲暮”一句,点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无奈。“正思归未得,含情谁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家不得的哀伤和对无人倾诉的孤独感。
“待折疏华,寄取一枝,又远隔层城路”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折取一枝来寄托思念,但现实却因距离的遥远而显得无力。“倚楼人听断肠声,惊秋客到伤心处”则是对自身情感的直接抒发,倚靠高楼,听着令人心碎的声音,感受到秋天的凄凉,更加深了客居他乡的悲凉。
最后,“江南梦、一曲潇潇暮雨”以江南的梦境和潇潇的暮雨,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综上所述,《花心动·早秋客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表现了游子在早秋时节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离愁别绪时的无奈与渴望。
论交海内略飘零,最晚相看却有情。
不以一经誇鲁谚,自于二子识徐卿。
橘香剩与蜂衙晚,麦信急催鸠唤晴。
天气正佳归恰好,莫将愁思为空名。
珍丛凤舞,曾是宣和,春风送归禁幄。
翠浅红深,婉娩步空金落。
腥尘未飞动处,是先知、早辞华萼。
好在□,四并难多少,怨怀无托。
猛拍阑干谁会,浮世事、悠悠白云黄鹤。
有酒当花,休得是今非昨。
花犹百年宁耐,算人生、能几欢乐。
又忽忽,醉梦里、春去不觉。
我昔四十七,正室熊始抱。
命蹇坐迟晚,不及含饴笑。
今汝绝胜我,较我一年早。
手抚宗嫡孙,况有眉寿老。
汝心当何如,喜气浮襁褓。
何幸亲见之,是子当跨灶。
深源出芳流,盛德受丰报。
家庆三世图,人閒如此少。
弥月汤饼席,云集尊与少。
欢极不知醉,老怀得倾倒。
平生汝从我,笃友肝胆照。
凛然来者惧,今乃知有绍。
回首我四儿,贤否虽未料。
庶如我汝心,世世式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