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渊。
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
蜀鸟乱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无天。
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渊。
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
蜀鸟乱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无天。
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这首明代宁献王的《日蚀》描绘了日食现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奇观带来的强烈感受。首句“光浴咸池正皎然”描绘了太阳在咸池(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处)沐浴时的明亮景象,然而接下来“忽如投暮落虞渊”则突显日食的突然和壮观,仿佛太阳落入深渊般神秘。接着,“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形象地写出天空中星星点点的出现和月牙形的太阳残影,营造出白天变暗的奇异氛围。
“蜀鸟乱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无天”通过蜀鸟的惊啼和杞人的惶恐,寓言般地表达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慌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以日食隐喻世事的变幻莫测,暗示即使光明被遮蔽,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依然清晰可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食为引,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和人生哲思。
锦灯良夜。记当日、笙歌才罢。
猛邂逅,赤栏干畔,窈窕天生如画。
怅前缘、一笑分离,喜今日、相逢未嫁。
任青鸟书传,蓝桥水落,犹恨蓬山天外。
旧日桃花门巷,都一霎、蝶飞云化。
纵玉清非远,少君有术,道帐里、姗姗欲下。
是耶非也。看一抷黄土,枉做出、燕齐迀怪。
年年寒食风雨,白杨沾洒。
恰是破瓜时节,盈盈十五,初嫁王昌。
六曲屏山如画,玉照晨张。
回清盻、芙蓉出水,擎素手、抹丽生香。
更消停,眉峰未扫,留待檀郎。商量。
晓妆才罢,衣开蛱蝶,裙绕潇湘。
阿母频催,轻移绣屧出前廊。
爱好多、遍询宜称,矜年少、略欠端详。
又迟疑,恐人偷觑,着意堤防。
天下滔滔也,逝者尽如斯。
何故逆流牵挽,争似顺流时。
一片孤帆隐隐,万里长风浩浩,相送渺何之。
频听长年语,神力勉扶持。君低咏,吾高卧,两相宜。
阅尽风波人世,此地坦无疑。
道自昆仑发脉,又忆龙门疏凿,九曲绕如丝。
波浪年年有,清浊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