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农圃尽谋生,谁教郎君去作兵。
一自金陵行役后,落花啼鸟总关情。
工商农圃尽谋生,谁教郎君去作兵。
一自金陵行役后,落花啼鸟总关情。
这首诗《戍妇》由清代诗人徐庭翼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尤其是女性生活的影响。
首句“工商农圃尽谋生”,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士为了生活而忙碌的情景,强调了和平年代人们追求生计的普遍性。接着,“谁教郎君去作兵”一句,笔锋一转,将视角聚焦到一位男性战士身上,暗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它如何违背了普通人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一自金陵行役后”,诗人通过时间的转折,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历史的某个特定时刻——金陵(今南京)的战乱时期。这一句不仅指出了战争的具体地点,也暗含了战争对时间和空间的彻底改变,以及它给人们心灵带来的深远影响。
最后一句“落花啼鸟总关情”,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战争结束后,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迹象——落花与啼鸟,都承载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思。这句话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也深化了主题,即战争不仅摧残了人的生命,也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综上所述,《戍妇》通过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命运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垂虹过高岸,左江右湖水。
洞庭相吐吞,沧海迷涯涘。
长波卷风雨,莽苍穷南纪。
人材钟秀颖,习俗擅清美。
高风想三贤,足以振颓靡。
一时挺孤标,千载照青史。
荒祠倚桥侧,草草渔樵市。
舟车往来冲,今谁踵前轨。
我从都城出,万事空化委。
就迹月重轻,心期要偷拟。
异代岂无人,意欲从此始。
山林与钟鼎,一决乃英伟。
近闻北客言,兵戎缠巩汜。
谁能务采纳,尚得扶隳毁。
归欤固夙心,宁作一身喜。
亦念征戍儿,白骨委荒垒。
道路异秦吴,魂梦隔生死。
江湖信清绝,浮泛聊尔耳。
却坐写孤怀,悲风生绿绮。
念昔一笑相逢初,我时尚少君壮夫。
十年再见辇毂下,我鬓斓斑君白须。
落魄朋游嗟我在,艰难兵火与君俱。
酬恩未拟填沟壑,强颜忍复陪簪裾。
浩然胡不径投劾,老矣难堪归荷锄。
田园坟垄乱戎马,是身是处长羁孤。
解维汴岸一篙水,小舟漂兀如鹥凫。
对床推枕坐叹息,此行未肯悲穷途。
胸中炯炯时一吐,与生俱坐宁籧除。
只今云台罗俊彦,鄙贱老丑憎朴疏。
跃马食肉付公等,浮家泛宅真吾徒。
与君转柂从此逝,秋风万里吹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