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传玉匣自神京,大石泉流骨亦清。
鸟篆残碑风雨后,依稀犹认雪庵名。
空传玉匣自神京,大石泉流骨亦清。
鸟篆残碑风雨后,依稀犹认雪庵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空传玉匣自神京”,仿佛在讲述一段遥远的故事,玉匣中的宝物从京城传来,却只留下空荡的记忆与传说。次句“大石泉流骨亦清”,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大石间流淌的泉水,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清澈见底,象征着纯净与永恒。第三句“鸟篆残碑风雨后”,通过风雨侵蚀后的残碑,展现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但即便如此,仍能隐约辨识出古老的鸟篆文字,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最后一句“依稀犹认雪庵名”,将思绪引向一个名为“雪庵”的地方,虽然历经风雨,但其名字依旧被人们铭记,象征着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艺术氛围,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楼船溯长江,夹毂驰广道。
君子田野中,悠悠惬中抱。
前除列佳水,其阴杂芳草。
亦有溪上山,青青为之好。
吉梦良可徵,将以托终老。
白璧匪沦匿,彤庭藉华缫。
庶免栖故林,徒焉寄枯槁。
归哉岂无期,所愧在先兆。
天恩固云深,今德当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