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入晴翠,孤亭支暮烟。
林深岚气合,峰转涧声圆。
野客携樽过,山童扫石眠。
欲寻谢公迹,绝壁有飞泉。
一径入晴翠,孤亭支暮烟。
林深岚气合,峰转涧声圆。
野客携樽过,山童扫石眠。
欲寻谢公迹,绝壁有飞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中景象。"一径入晴翠",诗人沿着一条小路走进了青翠的山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显得格外明亮。"孤亭支暮烟",在傍晚时分,一座孤独的亭子矗立在淡淡的暮霭中,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林深岚气合",树林深处,雾气缭绕,如同轻纱笼罩,增添了神秘感。"峰转涧声圆",随着山路的曲折,流水的声音也变得悠扬圆润,仿佛在诉说着山间的秘密。
"野客携樽过,山童扫石眠",山间游人提着酒壶走过,山里的孩童则悠闲地清扫石头准备休息,画面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人谢公足迹的向往:"欲寻谢公迹,绝壁有飞泉",希望能追寻到谢公当年的踪影,那绝壁上似乎还流淌着飞瀑,增添了历史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的美景,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敬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