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史权衡在,当时法度亡。
力扶周室弱,深抑楚人强。
言战嗟无义,书元示有王。
细推褒贬意,掩卷一悲伤。
前史权衡在,当时法度亡。
力扶周室弱,深抑楚人强。
言战嗟无义,书元示有王。
细推褒贬意,掩卷一悲伤。
这首诗是宋代彭汝砺所作的《和深父伤字韵(其二)》。诗中通过历史的权衡与法度的消逝,展现了对古代政治格局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周室的衰弱与楚人的强大为背景,表达了力图扶持弱小、抑制强横的意愿。然而,对于战争的无义与权力的象征性存在,诗人则持批判态度,认为应有真正的王道精神来引领。
“前史权衡在,当时法度亡。”开篇即点明历史与法度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暗示了它们在特定时期可能失去效力或被遗忘。“力扶周室弱,深抑楚人强。”接着描述了试图平衡力量失衡的努力,希望借助力量的调整来恢复秩序。“言战嗟无义,书元示有王。”诗人对战争的无意义表示哀叹,同时强调了王道精神的存在,即真正的领导应当基于正义与道德而非武力。“细推褒贬意,掩卷一悲伤。”最后,诗人深入思考历史中的褒贬之意,掩卷而思,内心充满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权力、战争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