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马少卿知襄州》
《送马少卿知襄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荆州太守随车雨,昨夜云从岘首生。

候吏莫辞弓箙重,春泥初著马蹄轻。

朝穿锦石江滩润,暮入烟堤竹屋鸣。

却叹当年杜元凯,沉碑空爱异时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ǎoqīngzhīxiāng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jīngzhōutàishǒusuíchēzuóyúncóngxiànshǒushēng

hòugōngzhòngchūnchūzhùqīng

cháo穿chuānjǐnshíjiāngtānrùnyānzhúmíng

quètàndāngniányuánkǎichénbēikōngàishímíng

翻译
荆州太守的车驾如同随风而来的雨,昨夜的云彩从岘山之巅升起。
守卫官员不要嫌箭筒和弓重,因为春天的泥土刚被马蹄踏过,显得格外轻盈。
清晨时分,马蹄踏过锦石覆盖的江滩,湿润而宁静;傍晚时分,马匹进入烟雾缭绕的堤岸,竹屋中回荡着声响。
不禁感叹当年的杜元凯,他沉碑立志,只希望后世能记住他的名声。
注释
随车雨:形容雨势如车马般连绵不断。
岘首:岘山的山顶,代指荆州地区。
候吏:守卫或迎接官员的官吏。
春泥初著马蹄轻:春天泥土湿软,马蹄踩上去感觉轻盈。
锦石:色彩鲜艳的石头,形容江滩景色。
杜元凯:古代人物,此处可能指有志于身后留名的人。
沉碑:古人埋碑以记事,象征留下遗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马少卿知襄州》,通过对荆州太守出行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赴任襄州的祝福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联“荆州太守随车雨,昨夜云从岘首生”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雨后清新之景,暗示了友人的出行顺利;“候吏莫辞弓箙重,春泥初著马蹄轻”则写出了官员出行的轻快与期待,以及对道路状况的细致观察。

接下来,“朝穿锦石江滩润,暮入烟堤竹屋鸣”进一步描绘了襄州沿途的秀美风光,晨起时江滩湿润,傍晚时竹屋悠扬,充满了诗意。最后,“却叹当年杜元凯,沉碑空爱异时名”借杜元凯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政绩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英雄空留名声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的巧妙运用,既传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又寓含了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韵味和格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王叔明枯木竹石

吾乡画手鹤山樵,鹤去山空不可招。

真迹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树共萧萧。

(0)

长信宫

妙舞方承宠,愁怀独感伤。

金舆门外度,纨扇箧中藏。

别殿闲秋月,空阶粲晓霜。

凉飙太情薄,浑不到昭阳。

(0)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沈郎之貌古不妍,满怀清思如涌泉。

手中墨竹风袅袅,坐我一片潇湘天。

贪愁吟鬓洒霜雪,已觉纱帽随风偏。

人道湘灵解鼓瑟,此中似有冷冷弦。

自言得此意萧索,中夜不敢高堂眠。

问谁作者夏太常,平生翰墨江海传。

雪堂无人老可死,此物价重黄金钱。

近来画竹有数家,世人皆爱我不怜。

我非能画却能看,别有苦思通幽玄。

病眼挥毫不成字,小者如栗大者拳。

西邻奚老发半白,东邻陆郎美少年。

清歌苦调两不厌,为子和我沧浪篇。

(0)

暮雨夜泊

黑风摧山雨如注,未到下邳无泊处。

暗中杂遝人语声,且逐淮南漕舟住。

淮南漕舟三百强,粉宇舵楼成堵墙。

轮更转箭镇相续,似觉人人嫌夜长。

灭烛悠然倚床坐,远村曙鸡闻一个。

前途早有役夫来,岸东相呼岸西和。

(0)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九牵牛

《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

薰风篱落间,蔓生甚绸缪。

谁琢紫玉簪,叶密花仍稠。

日高即揪敛,岂是朝菌俦。

阴气得独盛,下剂斯见收。

便须作花庵,谁与迂叟谋。

(0)

悼内

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

已信在家浑似客,更饶除发便为僧。

身边老伴悲寒影,脚后衰年怯夜冰。

果是幽冥可超拔,卖文还点药师灯。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