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遑行路难,汲汲艰食迫。
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
永怀先父祖,遗我以清白。
出门无所容,疑此天地窄。
秋风瘦遥山,凉意惬行客。
江南记旧游,不历岐王宅。
遑遑行路难,汲汲艰食迫。
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
永怀先父祖,遗我以清白。
出门无所容,疑此天地窄。
秋风瘦遥山,凉意惬行客。
江南记旧游,不历岐王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艰难行路、辛苦谋生的不易,以及对先祖遗产的怀念和现实困境中的无奈。通过“遑遑行路难,汲汲艰食迫”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生活的压力。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主题,他们往往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哀叹。
“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则反映了土地兼并的问题,显示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这些字句,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消失的哀愁。
“永怀先父祖,遗我以清白”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家族历史和道德遗产的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族训是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先辈们所留下的“清白”——即纯洁无暇的品格的怀念。
“出门无所容,疑此天地窄”则是诗人在现实面前感到绝望,无处容身。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并不罕见,它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微小和无力感。
“秋风瘦遥山,凉意惬行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和旅途中的孤独。秋风、遥山常常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寂寞和旅行感慨的元素。
“江南记旧游,不历岐王宅”则是在回忆往昔的旅行经历,提到不再访问某个地方——这里指的是不再去岐王的府邸。这一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对历史的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艰辛、家族传统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的哀愁与无奈,以及对于个人的处境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元鼎国器,年八十二,扁其堂曰三椿,以兄弟三人皆寿而言也。
阎承旨序之甚详,子文为般阳路知事来徵言,书此词以遗之五福一日寿,七十古来稀。
鲸川兄弟何事,接武上期颐。
添是商颜四皓,减即西周二老,白鹤一行飞。
*臂阋墙者,何地望余辉。
世皆云,家积善,庆相随。
三椿堂上,阴德几许只天知。
子弟联芳并秀,戏彩称觞先后,和气蔼春熙。
本大枝叶茂,门户看巍巍。
酒,索茶,遂开玉川月团,取太初顶雪,和以山西羊酥,以石活火烹之。
而瓶中蜡梅方烂漫,於是相与嗅梅啜茶,雅咏小酌而罢。
作此词以志**清流浅见沙。
沙边翠竹野人家。
野人延客不堪夸。
旋扫太初岩顶雪,细烹阳羡贡余茶。
古铜瓶子蜡梅花。
万古云霄,谁办得、妙龄勋业。
长有恨、君恩未报,鬓毛先雪。
紫诏俄从天关下,绣衣已逐星轺发。
但七千里外望闱,三年别。
忠与孝,心应切。
行与止,君须决。
说蜀中父老,望君如渴。
地迥无妨鹰隼系,山深要静狐狸穴。
着新诗、收拾锦城春,归来说。
,香味不可言,诚佳品也。
感荷作长短句,寄之一笑带上乌犀谁摘落。
方响匀排,不见朱丝约。
一个拈来香满阁。
矮炉翻动松风壑。
几日余酲情味恶。
七碗何须,一啜都醒却。
两腋清风无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