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1、杳杳:深远貌。
2、荷:负。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
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
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晚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首句“苍苍竹林寺”以“苍苍”二字渲染出竹林的深郁和神秘,同时也为寺庙增添了一份静谧气氛。紧接着,“杳杳钟声晚”则通过钟声的回荡,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之感。
第三句“荷笠带夕阳”中,“荷笠”即是用荷叶编织成的斗笠,这里用来遮挡余晖,既实指僧人的装束,也象征着他们与世俗的隔离和超脱。末句“青山独归远”则展现了僧人背向尘世,步入深山的孤寂景象。“独归远”四字更添了一份淡泊名利、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送别图,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摹,也蕴含着对僧人精神追求的赞美。
小屏山,闲看绣幕春融。
一剪拂柳穿花,来睇画楼东。
那识离情离绪,曾捎雁趁蝶,占断香浓。
奈韶光弹指,朝朝暮暮,又舞残红。
池荷倚恨,东篱送酒,雁影横空。
谩道魂销,长笛甚、倾巢雀鼠,恼乱娇慵。
诉尽伤心,倩佳人、彩笔玲珑。
便好去,顾青山茅屋,星前月底,静对霜枫。
香泛横塘路。爱天然、风裳水佩,凌波仙步。
看尽春英无数艳,争及一枝娇妩。
蓦花底、星星凉露。
绿意红情销不尽,仅飘零、秋怨同谁诉。
被凉思,几回误。含颦欲语无人处。
整风鬟、芙蓉镜里,湿云飞度。
万缕愁丝牵不断,谁识芳心独苦。
又兰桨、摇来烟渚。
三十六陂开遍未,恰宜它、素手纤纤数。
载明月,过前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