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íngchèshàngrén
táng / liúchángqīng

cāngcāngzhúlínyǎoyǎozhōngshēngwǎn

dàixiéyángqīngshānguīyuǎn

注释
苍苍:茂盛的样子。
竹林寺:竹林中的寺庙。
杳杳:深远、模糊不清。
钟声:寺庙里的钟声。
晚:傍晚。
荷笠:戴斗笠。
夕阳:落日余晖。
青山:青翠的山峦。
独:独自。
归远:渐行渐远。
注释2

1、杳杳:深远貌。

2、荷:负。

翻译
茂密的竹林寺,傍晚钟声悠远渺茫。
戴着斗笠披着夕阳,独自走向远方的青山。
译文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

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

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晚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首句“苍苍竹林寺”以“苍苍”二字渲染出竹林的深郁和神秘,同时也为寺庙增添了一份静谧气氛。紧接着,“杳杳钟声晚”则通过钟声的回荡,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之感。

第三句“荷笠带夕阳”中,“荷笠”即是用荷叶编织成的斗笠,这里用来遮挡余晖,既实指僧人的装束,也象征着他们与世俗的隔离和超脱。末句“青山独归远”则展现了僧人背向尘世,步入深山的孤寂景象。“独归远”四字更添了一份淡泊名利、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送别图,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摹,也蕴含着对僧人精神追求的赞美。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湘春夜月.夫子为友人写“绿阴清昼图”赠,杜季翾题词以讽,倚声作此,杜名小燕

小屏山,闲看绣幕春融。

一剪拂柳穿花,来睇画楼东。

那识离情离绪,曾捎雁趁蝶,占断香浓。

奈韶光弹指,朝朝暮暮,又舞残红。

池荷倚恨,东篱送酒,雁影横空。

谩道魂销,长笛甚、倾巢雀鼠,恼乱娇慵。

诉尽伤心,倩佳人、彩笔玲珑。

便好去,顾青山茅屋,星前月底,静对霜枫。

(0)

菩萨蛮

南池池上多飞絮。婵娟弄影来还去。一钓荡波轻。

乱香鱼梦惊。小窗人久立。星映遥天碧。

晓燕出雕梁。啄泥知更忙。

(0)

春光好.送别

梅叶放,桃花明。正啼莺。无奈扁舟君欲行。几含情。

愁深不日不月,春寒乍雨乍晴。

南北东西芳草路,忍青青。

(0)

小重山.寄翁少君

旧日春风过旅堂。海棠初放处、倚斜阳。

帘栊手炷博山香。思往事、两两试红妆。

挥手恨添长。燕子憔悴后、尽思量。

怀君寻梦转回廊。残红和、泪落染罗裳。

(0)

醉太平.夜坐

拈花辟尘。题笺拂云。携琴月上兰薰。对春风酒樽。

伤心病身。怀清养真。三高六逸侬欣。炷名香自焚。

(0)

贺新凉.荷花

香泛横塘路。爱天然、风裳水佩,凌波仙步。

看尽春英无数艳,争及一枝娇妩。

蓦花底、星星凉露。

绿意红情销不尽,仅飘零、秋怨同谁诉。

被凉思,几回误。含颦欲语无人处。

整风鬟、芙蓉镜里,湿云飞度。

万缕愁丝牵不断,谁识芳心独苦。

又兰桨、摇来烟渚。

三十六陂开遍未,恰宜它、素手纤纤数。

载明月,过前浦。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