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连冈三万株,朝烟破日翠扶疏。
投鞭下马得幽径,共谒宾天帝子居。
古柏连冈三万株,朝烟破日翠扶疏。
投鞭下马得幽径,共谒宾天帝子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柏环绕、烟雾缭绕的山林景象,以及访者步入幽径,共同拜谒子晋祠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首句“古柏连冈三万株”,以“三万株”夸张地描述了古柏的茂盛与密集,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壮观的森林氛围。“连冈”二字则勾勒出山脉与古树相依的壮丽景象。接着,“朝烟破日翠扶疏”一句,通过“朝烟”与“破日”的动态对比,描绘出清晨阳光穿透薄雾,照射在翠绿的古树上,光影交错的美丽画面。这里的“翠扶疏”不仅形容了古树的苍翠茂密,也暗示了它们在晨光中的生机勃勃。
“投鞭下马得幽径,共谒宾天帝子居”两句,将访者的行动与情感融入其中。访者“投鞭下马”,表现出对这一神秘之地的尊重与好奇,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深入探索的决心。最后,“共谒宾天帝子居”则揭示了此行的目的——拜谒子晋祠,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这里,“宾天帝子”既是对子晋的尊称,也暗含了对子晋祠所在之地神圣与庄严的描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凉浸瑶空月,正寿星、光彩遥烛,少微躔次。
鹤发仙翁还笑道,恰则揆予初度。
好文物、衣冠翘楚。
雪跨冰悬神炯炯,尽襟怀、清酒金茎露。
真好个,神仙侣。
欢呼竹外开尊处,正炰凤烹麟,环列珠歌翠舞。
烛影酒光相眩转,谭笑风生玉麈。
戏膝下、彩衣容与。
只恐未闲经济手,更十年、又起蟠溪吕。
颉霞佩,看高举。
积雨洗残暑,翛然窗户凉。
蝇蚊不须驱,时至自退藏。
琤然一叶下,梧桐陨秋黄。
仰视天宇阔,宾鸿初南翔。
儿时亲灯火,二尺便宜光。
咀嚼复吟哦,惟恐更漏忙。
老来病如缚,空对书满箱。
短檠置床头,犹渴不能浆。
人生舍此乐,百年谩风狂。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